培育精密量測生力軍 工研院攜手致茂舉辦第二屆論文競賽 – 天天上新聞

培育精密量測生力軍 工研院攜手致茂舉辦第二屆論文競賽

 

▲工研院扮演鏈結產學合作的重要橋樑,期望透過攜手業者主動培育人才的方式為產業界舉才,日前已完成金、銀、銅、佳作等獎項頒發,圖左起為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班學位學程指導老師陳鴻文、獲獎學生劉奕、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執行長林增耀。(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為培育精密量測領域頂尖人才,工研院再次攜手致茂電子一同舉辦第二屆「致茂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論文獎」,日前已頒發金、銀、銅、佳作等獎項,以及總獎金新臺幣98萬元。本屆金獎是由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的温昱翔、郭瑋辰、吳意國、吳俊諭、吳峪貞同學以「全場即時同步應力應變量測系統之研發」拿下,指導教授為王偉中教授與宋泊錡博士。工研院期望透過攜手業者主動培育人才的方式,鼓勵學生接觸業界參與挑戰,同時為產業界舉才,並吸引各界關注精密檢測關鍵技術的開發,從而提升臺灣供應鏈國產化實力。

 

這屆論文競賽投稿篇數較上屆成長55%,來自25所大學的35個研究所科系,顯現學生積極參與業界的企圖。今年競賽涵蓋10大主題,包括半導體光學檢測、電能轉換與驅控、電力電子關鍵元件及零組件、電動車動力系統測試、熱傳材料/熱阻量測、微米級精密機械、積體化光子晶片測試、機器學習應用於精密檢測或控制技術、微波與毫米波量測、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之半導體測試等10大主題。

 

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執行長林增耀表示,量測是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工作,更是提升精密儀器與設備毛利率的重要關鍵,工研院以計量標準為基礎,發展支持製程控制等品質相關的精密量測技術,並具備公信力的測試驗證能力。此次再與致茂電子攜手舉辦論文競賽,是工研院與企業間合作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工研院將持續扮演促進產學合作的橋樑角色,以支持國內產業發展。

 

致茂電子董事長黃欽明表示,設立致茂論文獎的目的在於鼓勵青年學子對精密量測領域的研發及創意應用,並促進產學界之互動與合作。黃欽明強調,透過這樣的舉措,可以培養出更多精密機械與量測技術的優秀人才,為臺灣科技產業的研發需求提供更多支持,致茂文教基金會未來也將持續投入科技文教推動,為產業培育尖端人才。

 

致茂電子整合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曾一士表示,近年生成式AI崛起,令許多人擔心被AI取代的那天,然而唯有精準而可靠的量測始終不可或缺,甚至搭配AI運算,可讓量測數據快速運用在製程精進中,帶動品質更進一步提升。

 

面對科技快速更迭,工研院積極攜手產業培育高階技術人才,並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促成應用領域,期盼將精密量測技術落實到各行各業中,並促成跨域整合,以帶動臺灣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