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丨與華碩合力用數位外交做世界公民 – 天天上新聞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丨與華碩合力用數位外交做世界公民

清大國際志工團專業又熱情,鼓勵青銀共創共融開啟圓夢拼圖!(圖/記者林照東拍攝)
清大國際志工團專業又熱情,鼓勵青銀共創共融開啟圓夢拼圖!(圖/記者林照東拍攝)

【警政時報 林照東/新竹報導】

跡踏遍三大洲的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今年暑假將第十五度出發,前往肯亞、馬來西亞及印尼3國,推動資訊教育及文史保存。其中肯亞團募集到170台二手電腦,捐贈電腦數及21位志工人數,創新紀錄。

清華國際志工團創始於2007年,服務遍及非洲坦尚尼亞、獅子山、肯亞、迦納,中美洲的貝里斯,及亞洲的馬來西亞、尼泊爾和印尼等國,歷年已有超過700位的清華學子踏上海外服務之路。副校長戴念華與學務長詹鴻霖,22日為46名志工授旗,對於這些20歲就立志到海外服務的學生表示讚佩不已。學生們從企畫、募款、檢修電腦並打包寄往海外,環環相扣,都是很好的學習。清華史上剛出爐的最年輕傑出校友江玉敏,就是在學生年代因擔任國際志工,開展韌性訓練和視野,繼而創立國際人道救援組織。

清華志工團今年首度出團印尼雅加達草埔,推動文史保存。(圖/記者林照東攝影)
清華志工團今年首度出團印尼雅加達草埔,推動文史保存。(圖/記者林照東攝影)

10多年來,清華學生志工在國際間受到矚目,緣係清華「器識為先、行勝於言」精髓。校方也特別感謝華碩文教基金會慷慨捐贈,讓學子們運用所學專業,修復二手電腦,轉送幫助有需要的人,發揮最高效益。華碩文教基金會主任林玉楓說,她曾在2016年擔任隨團志工,與清華團到坦尚尼亞服務,驚訝於當地學生學電腦的方式,竟然全靠「看書」。當志工們架設完成電腦教室時,當地學童們第一次親手觸碰電腦鍵盤的驚嘆眼神,令她動容,因此全力支持學生,用數位外交做世界公民!

清華志工團從企劃募款到檢修電腦打包寄往海外,環環相扣,樂在學習與付出。(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清華志工團從企劃募款到檢修電腦打包寄往海外,環環相扣,樂在學習與付出。(圖/記者林照東翻攝)

肯亞團團長周昱辰表示,今年除了桌上型電腦以外,特別增加20台筆記型電腦及5台投影機,希望讓教學現場更靈活彈性。為提升學習動機,也將為當地學童舉辦校際盃的程式語言競賽,邀請周邊的學校都來參賽。周昱辰強調,當學童明白學會程式有什麼用、能發揮所學時,更能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此外,今夏也將正式出團到雅加達最大華人社區草埔(Glodok)展開服務。印尼團團長陳正熙表示,將在草埔推行華文教學及AI應用教育,並為當地社區建置數位地圖,因當地經歷嚴重的排華事件,導致華人文化傳承斷層,志工團希望透過華文教學,讓華裔子弟更了解自身文化的脈絡,能與祖父母順暢溝通。清華校友兼任印尼團領隊王麗蘭表示,將探訪當地的特色景點及店家,應用地理資訊軟體ArcGIS,製作出草埔社區數位地圖,就像是非商業化的Google Map。因為印尼與台灣來往頻繁,希望從清華志工團在印尼建立新的服務據點做起,增進台印雙方文化交流。

馬來西亞團團長陳允謙表示,今年將持續到馬國北干那那(Pekan Nanas)服務,出版地方雜誌及拍攝紀錄片。另外也將在當地小學舉辦手機攝影生活營,引導學生加入文史保存的行列。

清華國際志工特別團感謝校友總會的協助,向所有贊助人及單位致上謝意,包括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華碩文教基金會、阿彌陀佛關懷中心、科際器材、群聯電子、華視文教基金會、世聯倉運文教基金會、清華校友辛水泉、沛錦科技總經理宋智達、贊助人陳怡彰等。

原始新聞來源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團丨與華碩合力用數位外交做世界公民 警政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