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交通支付便利與公車管理 後站道路狹窄遇雨出現壅塞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桃園市議會今(19)日第3屆第6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桃園市長張善政率市府團隊列席備詢。民進黨議員黃崇真關心交通三大問題,包括停車支付不智慧、公車營運品質低落,以及捷運與巨蛋周邊交通量能規劃不足,要求市府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民進黨議員黃崇真關心交通三大問題,包括停車支付不智慧、公車營運品質低落,以及捷運與巨蛋周邊交通量能規劃不足,要求市府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黃崇真提到,桃園近年大力推動智慧城市,儘管系統導入行動支付,但繳費方式對外籍遊客極不友善。黃說明,現有行動支付多要求綁定本地銀行帳戶,缺乏國際通用的信用卡、Apple Pay等支付選項,且App介面缺乏多國語言。外籍人士常因無法註冊、看不懂中文而須使用傳統超商補單方式,與市府宣稱的智慧化落差極大。他要求交通局應盡快與廠商研議,導入信用卡支付,並優化外語介面,展現桃園作為國際機場城市的友善度。

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目前智慧停車行動支付共有11家業者提供服務,將請廠商協助提升多國語言服務功能,並持續評估導入更多支付方式以提高便利性。

黃崇真指出,桃園客運每年獲得市府2至3億補助,但服務品質多年未見改善,班次不穩、司機流失、車況老舊等問題層出不窮。黃指出現行評鑑制度過於形式化,針對A1重大死傷事故僅扣2、3分,卻能靠配合政府政策加5分抵銷,無法有效約束業者。黃要求市府提出制度改革,並要求桃客提出整體改善計畫,強調不能補助年年給,服務品質卻毫無進步。

有關客運業者監督管理機制議題。交通局張局長表示,客運評鑑項目由交通部公路局發布全國評鑑辦法,市府可評估調整權重,並透過補助與評鑑機制持續加強監督;在秘密客稽查方面,考量市府人力有限,已設置申訴系統,透過公車上QRCode蒐集乘客意見,於接獲相關反映事項後轉請業者處置,並定期追蹤辦理情形。

針對公車司機人力與服務品質議題。交通局張局長表示,目前公車司機確實存在跨縣市轉職情形,薪資落差是重要因素,將持續研議提升司機留任誘因;此外,多數司機皆為良好從業人員,市府將持續加強督導業者提升服務品質。

黃崇真表示,中壢後站周邊道路狹窄、動線混亂,遇雨更常出現嚴重壅塞,然而中壢體育園區捷運綠線G26站目前僅規劃兩個出口,明顯無法因應未來巨蛋啟用後大量活動人潮的分散及逃生需求。他建議捷工局應參照國內外大型場館經驗,增設至少一至二個出口,以確保人潮分流與緊急安全。同時,市府也必須同步檢討後站周邊道路瓶頸,擴大行人與自行車的安全空間,方能使捷運、大巨蛋與周邊交通量能整體順暢運作。

張市長表示,未來中壢體育園區周邊交通不會僅依賴捷運,市府會就道路設計、公車路線調整及停車設施等同步評估規劃,以形塑完整運輸網絡,其中人行及自行車等安全問題,皆為優先改善項目。(圖:黨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