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開啟城市百年想像 竹市美術館百年特展第2檔11/4沙畫表演揭幕
▲竹市美術館百年特展第2檔《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以流動的沙畫表演揭開展覽序幕,象徵城市在時間長河中的不斷變化與再生。(圖/竹市府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竹市美術館持續書寫城市新頁!今(2025)年以「走過百年」為主軸,推出第二檔特展《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展期即日起至明(115)年1月11日止。新竹市政府今(11/4)日於市府大廳舉行開幕式,由代理市長邱臣遠揭開序幕,策展人陳宣誠、參展藝術家及教育協作學校代表皆出席共襄盛舉,現場以流動的沙畫表演揭開展覽序幕,象徵城市在時間長河中的不斷變化與再生。

▲新竹市美術館特展《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揭幕儀式,代理市長邱臣遠和策展人、藝術家及與會們合影。(圖/竹市府提供)
邱代理市長表示,新竹市美術館見證城市百年發展歷程,作為城市重要的文化據點,不僅推動藝術與城市的對話,也肩負傳遞地方知識與推動文化再生的使命。此次特展延續「走過百年」精神,從建築擴展至整座城市,透過藝術、研究與行動,讓市民以新的視角看待生活環境,理解城市在時間推進中的轉化與延續。
邱代理市長指出,此次展覽延續第一檔《築跡永恆:新竹市役所的百年光影》特展的策展脈絡,將視野由建築空間拓展至整座城市,從「遷徙」、「築徑」、「知識」三條路徑出發,帶領觀眾透過藝術重新觀看城市的生成與樣貌,從城市的建成、教育與文化的興起、宗教信仰的延續,到知識傳承與孩童學習的啟蒙,完整呈現這座城市的成長與蛻變。

▲新竹市美術館特展《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揭幕,邱臣遠代理市長偕同策展人及藝術家前往美術館觀展。(圖/竹市府提供)
邱代理市長今日也偕同策展人及藝術家從州廳步行回到市役所,象徵新竹千禧百年從原點出發、回歸初心的旅程。他說,一座城市的發展與水環境息息相關。從流域、沿岸到聚落的形成,「水」構築了城市的經濟活動、商圈發展、宗教信仰與教育文化,見證世代更迭的歷史脈絡。這次展覽正是透過這樣的視角,帶領大家重新體會這片土地的生命力與知識的傳承。
文化局表示,開幕式的沙畫表演以水文為起點,從頭前溪、客雅溪的匯流延伸至竹塹城的形成,再現市役所、州圖書館與城隍廟等城市地標的歷史記憶。隨著畫面轉向南寮港的海風與漁船,最後以教育與藝術共創的畫面作結,描繪出新竹百年來人與環境共生的城市輪廓,也呼應此次特展以藝術為媒介,串連歷史與未來,展現城市文化的延續與再生。

▲竹市美術館百年特展第2檔《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展期即日起至明(115)年1月11日。(圖/竹市府提供)
策展人陳宣誠指出,今日的新竹是百年間人與環境彼此塑形的結果,展覽以「遷徙」、「築徑」、「知識」為策展主軸,構築屬於新竹地區的百年地景。從水文、植物、聲音與信仰等面向出發,藉由田野調查、藝術創作與教育協作,逐步建構屬於新竹的「地景檔案庫」。策展人表示,這不僅是一場藝術展覽,更是一種理解城市的方法。透過藝術的介入,讓人們重新閱讀城市、理解環境,使「地方」成為可被感知、被閱讀、被再創造的知識。
參與教育協作計畫的大庄國小許雅惠校長表示,今年是大庄國小創校七十週年,我們非常高興能邀請宣誠老師為大庄帶來光。這份光,不僅照亮了這片土地,也讓大庄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我們照亮的不只是學校建築的改造,更是透過光的引導,將大庄的過去與現在交織呈現,讓大家得以看見校園的變化。
許雅惠校長表示,在宣誠老師團隊的引導下,孩子們勇敢地在彩色卡典西德上留下校園過往與現在的足跡。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對美的感受力,這正是大庄七十週年最珍貴、最美好的禮物。
文化局補充,此次展覽亦延伸至校園空間,策展團隊與藝術家走入多所學校辦理「教育協作工作坊」,帶領師生以光線、水文、植物等主題進行創作,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認識城市,並將作品視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隨著「走過百年」系列展覽持續推展,串連歷史記憶與當代生活,邀請市民在文化體驗中,開啟對城市發展的想像,共同邁向下一個百年。
此外,此次也特別推出限量版「百年紀念乖乖」,結合經典零食與城市文化特色,以新竹市美術館作為主題設計包裝。展覽期間,至美術館現場打卡並填寫問卷,即可兌換「走過百年」紀念款乖乖乙包,數量有限,送完為止。邀請市民朋友持續關注、踴躍參與,延續這份屬於新竹的生活記憶與文化風景。更多活動資訊請至新竹市文化局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com/culture.hccg )、官網( https://culture.hccg.gov.tw/ )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