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科大啟動「否極泰來—原住民文化資產保存人才培育與在地實踐計畫」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正修科技大學自今年一月起啟動「否極泰來—原住民文化資產保存人才培育與在地實踐計畫」,攜手屏東縣泰武鄉立圖書文物館及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推動原住民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廣,讓文化保存從靜態知識走向動態實踐,呼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文化永續」精神。

計畫主持人李益成指出,此計畫旨在推廣原住民文化資產的保護與傳承,並透過在地實踐促進社區文化復興與經濟發展。計畫團隊跨領域整合校內多方資源,並以培育文物保存與修護的創新人才為優先,協助部落強化文化資產的自我維護與再生能力。

本計畫以在地需求為核心,開設文化資產保護與修護工作坊,提供專業技術與培訓,提升社區對文物保存的認識與實作能力。例如,邀請專業修護師親自指導館員及地方居民,學習「微修護」技巧,將傳統文物維護知識在地化、永續化,確保珍貴的文化資產能世代相傳。

除了文物修護,計畫亦著重於文化創意轉化與產業發展。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深入部落,探索在地產品特色,並運用原住民傳統手紋與圖騰進行金屬工藝創作,從製作、專利申請到行銷推廣,打造兼具文化認同與市場價值的特色商品。同時導入3D科技進行文資數位典藏與建檔,結合微修護理念,提升文化保存的科技含量與永續發展潛力。

該USR計畫為期三年,自114年1月起至116年12月止。第一年將聚焦在地人才培養與微修護技能訓練;第二年計畫開發與原住民文化相關的產品或服務,並尋求地區夥伴協力推動館藏數位化;第三年則全面啟動文物典藏數位化作業,確保計畫成果長久延續。

計畫協同主持人包括吳守哲、蘇小夢及黃品嘉等教師,並與泰武鄉公所及兩地文物館密切合作。李益成強調,文化保存不僅是記憶的延續,更是社區永續的基礎,「我們希望透過教育與實踐,讓文化資產在地紮根、永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