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從陪伴開始 連結世代 傳遞愛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在嘉義縣民雄鄉,四月的陽光穿透國立嘉義大學大學館的玻璃帷幕,灑落在一場跨世代交流的生命教育現場。來自華山基金會服務的67位長者與地方政府、學界、公益團體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一場以「連結世代 傳遞愛」為主軸的生命教育之旅正式啟航。這是一場不只是活動的活動。它是一場對老年生命尊嚴的深刻凝視,也是一場關於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結的社會實驗。

生命教育,從陪伴開始

華山基金會長年為「三失」長者——失能、失智、失依——提供免費到宅服務。光是在嘉義縣市,就有近1,450位長者定期獲得訪視、陪同就醫與年節關懷。對這群可能逐漸淡出社會視野的長者而言,一通電話、一段聊天、一次扶持,不僅是服務,更是再一次與世界產生連結的可能。每年端午前夕,基金會都會在地方社區舉辦系列活動,鼓勵長者走出家門。2025年的主場,選在嘉義大學民雄校區,攜手嘉義縣政府、感恩聖仁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十方福報生命紀念園區、藝群文創學會、嘉義市跳蚤藝術文化協會等單位,打造一場跨越年齡的生命對話。

從89歲到8歲,一場跨越時代的交會

開幕式上,89歲的何阿嬤與一群幼兒園小朋友牽手登台,為活動揭開序幕。這樣的安排,打破了傳統世代隔閡,也呼應了主題中「連結」的真正意義。嘉義縣長翁章梁、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感恩聖仁基金會執行長陳宗賢、活動愛心大使柯莉絲汀、民雄鄉長林于玲、義竹鄉鄉長黃政傑等多位地方領袖親自出席,並一同參與「啟航典禮」,象徵生命教育的旅程正式起航。典禮後,與會來賓走進六大展區,體驗互動設計,並在「生命畫布」上留下自己的祝福,將生命的溫度延續下去。

六大展區,打開生命的每一扇窗

「連結世代 傳遞愛」活動自4月13日(日)至4月19日(六)於嘉義大學大學館展出。現場設置六大主題展區:「生命故事區」、「懷舊世代區」、「返老還童區」、「道別園區」、「敬老體驗區」、「時光信箱區」,並搭配「心靈小棧」、「陶魂築夢匠柯潤家作品」、「身體來漆陶」等靜態與動態展示,嘗試以多感官方式讓參與者深刻體會生命的厚度與價值。此外,活動特別於4月16日與19日安排六場「傳承講座」,並於4月19日舉辦現場繪畫比賽,透過創意與藝術的形式深化生命教育的內涵。

一場公共關係,也是公民教育

生命教育不只關於「生死」,也關乎「活著的意義」。華山基金會期待透過此活動,不僅讓長者感受到被尊重與被陪伴,更希望喚起大眾對老年議題的重視與參與。這是一場從嘉義出發、以愛為名的生命教育實驗。在不同世代間,我們或許都在尋找一種連結,而在這場旅程中,我們學會了:陪伴,是最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