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丨六國抗秦 – 天天上新聞

關稅戰丨六國抗秦

在川普一意孤行下,非美國家必須在關稅上團結一致,才可能逃脫貿易劫難。(圖/美聯社)
在川普一意孤行下,非美國家必須在關稅上團結一致,才可能逃脫貿易劫難。(圖/美聯社)

【警政時報 讀者投書/杜震華】
國總統川普揚言,最快4月2日將宣布對汽車課徵25%關稅,對半導體和藥品將課徵25%或更高的關稅。先前,他已對中國全面課徵10%關稅,對鋼鋁製品課徵25%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關稅則將延後起徵。

對這麼複雜的關稅發展,別說一般人難以理解,就連專家也難以消化。其實,做生意起家的川普,就是在運用生意手法,不斷對貿易對手進行「關稅喊價」,再透過檯面下的談判,讓貿易對手接受美國的要求,否則就逐步提高關稅。面對一個全球最大的進口國,任何一個中小國家都承受不了美國的高壓威嚇,只有大國才有對弈的本錢,但還是不敢有太大動作以免內傷。

雖然單拳難敵霸主,但群狼卻有可能扳倒獅王。所以,中國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近日宣稱,將攜手日本對抗美國關稅戰。合理懷疑,北京可能已私下和歐盟及日本商議,若美國4月公布關稅細節,就會同時公布「非美集團」的關稅戰籌碼,不讓美國予取予求,至少也要以預期的兩敗俱傷逼迫川普重新考慮。

易言之,在川普政府一意孤行下,非美國家必須放棄意識形態差異,在關稅上團結一致,才可能逃脫此一貿易劫難;如同戰國時代的六國「合縱」,結合起來對付秦國,才有可能謀求和平。

然而,即使「非美集團」真能成形,也不見得可以維持;因為個別國家的利害關係不同,容易被美國各個擊破(連橫),再逐一收拾。因此,無人能確定未來關稅戰將會如何演變,但以非美集團來對抗美國,讓美國被逼到收回重拳、狼狽收場的機會是存在的,未來情勢發展還有待觀察。
至於台灣呢?台灣原該加入非美集團來維護自身權益的,可惜身處地緣政治核心,和對岸又有嚴重的政治衝突,不可能加入這個以北京為主要成員的集團。在政府不著邊際的聲明之下,聰明的企業家們早已認清時勢,都準備好「讓美國再次偉大」,紛紛向美國表態將增加赴美投資。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課徵關稅的效果是減少進口量、提高國內價格和本國生產和就業,但會造成資源無效率使用而減少社會福利。所以,川普關稅戰一定會對美國產生暫時的正面效果:美國生產、就業和投資都會增加;但若其他條件不變,長期的經濟表現必然惡化。可惜,民主制度對政客的評估是短期且立即的,對政策長期的優劣評估卻是耗時且困難的。所以,川普必然偉大,但美國將逐漸不偉大,如同當年的裴倫和阿根廷。
然而,人工智慧急速發展的結果,會讓美國的內需快速成長,台灣企業增加赴美投資是方向正確的解方;但非美集團的貿易更自由、競爭更激烈、效率更高,未來市場將會成長更快,值得台商保留更多投資來加以掌握。在分裂的時代,只能以分裂的投資應對,不管是「合縱」或「連橫」獲勝。

(作者為華梵大學特聘教授、中華貨幣金融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