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狂轟大法官有效?最新數據:大法官「中立」聲量逾7成佔比最高 – 天天上新聞

在野黨狂轟大法官有效?最新數據:大法官「中立」聲量逾7成佔比最高

image

針對喧騰多時的國會改革修法爭議,憲法法庭上周做出判決,指「總統國情報告」、「行政首長質詢」、「人事同意權」、「調查權」及「聽證會」、「藐視國會罪」等部分規定違憲,立法程序合憲,引發在野黨強烈抨擊,更有國民黨立委主張立院沒有遵守憲法法庭判決、釋憲案的義務,「不會屈服配合『綠色大法官』的要求修法」,但綠營反嗆,立委職權來自憲法,不打算遵守憲法的立委,憑什麼繼續擁有立委的權力?應立即辭職。

由於釋憲案結果出爐,國會改革議題再度被端上檯面,創下最近1個月網路聲量高峰。根據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調查結果,今年5月中旬,立法院審查國會職權修法法案時,數百群眾發起「青鳥行動」在立法院外集結抗議,場內朝野立委多次爆發肉搏混戰,使議題聲量飆高,長達近兩週每日平均聲量超過1.7萬多則,總聲量突破22.2萬則,引發高度矚目。

如今釋憲結果出爐,單日引發超過4800則討論,是最近一個月聲量高峰,但已不如半年前受關注,聲量表現差距甚大,且只維持一天,隔天又掉回2千餘則的表現,顯示縱使國民黨團開記者會「回擊」表態要「奮戰到底」,民眾黨也批評,憲法法庭判決是要讓國會的調查權徹底空洞化,讓立院淪為「總統府立法局」,但目前看來,相關批評和行動能量尚且不足,均無法讓話題延續。

不過,若將現任15位大法官姓名與將「大法官」作為關鍵字進行輿情搜尋,進一步評估大法官的網路正負聲量及好感度表現,網路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在最近一個月中,其「中性」聲量佔比最高約73%,顯示和大法官有關的輿情,網友的討論情緒並不強烈,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法官的負面聲量佔比19%比正面聲量8%高出不少,使得大法官們的網路好感度(P/N值)來到0.46,表現並不算好。

尤其,在熱門負面話題當中,由於在野黨今年中以來不斷質疑大法官的公正性,讓大法官們累積不少負面聲量,例如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質疑,大法官「介入政爭、踐踏民意」是「有史以來最爛」,並指媒體電話民調中有82.7%受訪者反對廢除死刑,但大法官釋憲為死刑設下重重關卡,引發支持者留言「圍剿大法官」;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則嗆聲,立院「沒有義務遵守違法違憲的判決」,也成為熱門話題。儘管相關討論正反意見兩極,仍對大法官長期以來的形象造成不小殺傷力,不可不慎。

根據近期媒體電話民調結果,有高達40%民眾表示信任大法官釋憲結果,但也有37%民眾表達不信任,態度相當分歧。回顧今年中以來,在各個憲政機關決定對國會改革修法聲請釋憲後,在野黨將批評矛頭轉向大法官,質疑其公正性,即便現階段民調結果顯示,信任大法官的民意仍佔多數,但經過在野黨拉長戰線、長時間的批評攻擊,使得大法官累積不少負面網路聲量。從數據面觀察,國會改革或國會職權修法議題並沒有繼續延燒,但焦點是否將轉向大法官信任度戰場,在野黨的策略是否湊效,值得進一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