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 天天上新聞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生態是漳州最顯著的城市標記,也是漳州最鮮明的發展底色。

今年來,漳州市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深入開展“抓生態比城鄉環境”活動,著力改善提升生態環境,做好做大“生態+”文章,努力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嚮往。

上半年,全市共組織實施生態建設專案488個,累計完成投資249.49億元,占計畫投資70.96%,超序時進度20.96個百分點。

瀲灩山水中,“看得見風景、摸得到幸福、載得動夢想”的富美新漳州正邁步走來。

“三鐵治汙”強力推進 城鄉“顏值”全面提升

九十九灣,這條漳州市區流域最廣的內河,自古就是漳州水路運輸的重要通道。滄桑變遷,昔日的海絲古道也曾經歷河道淤積、水體污染的黯淡時光。經過持續綜合整治和提升,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業興的“閩南水鄉”風情重現世人眼前。

九十九灣的蛻變,是漳州強力推進環境整治提升的縮影。“吸進肺裡的空氣、喝進胃裡的水,才是最大的民生。要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鐵的紀律,全面提升‘氣質’、水質、土質。”今年來,漳州市以迎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堅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有力推進“三鐵治汙、提升三質”專項整治。一場從水裡到岸上、從大氣到土壤的環境整治提升戰役在漳州大地全面打響。

提升氣質,呵護漳州藍天。每天,熟悉的《東方紅》《走進新時代》等音樂旋律總會反復在市區主幹道響起,多功能抑塵車、洗掃車等各種環衛特種車輛輪番上陣,呵護著漳州的藍天白雲。今年來,漳州市先後出臺《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實施方案》等政策檔,建立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集中開展施工工地和城市道路揚塵整治、燃煤鍋爐整治、機動車污染整治、餐飲油煙污染整治、焚燒垃圾整治、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整治。建築施工“綠網”全覆蓋,噴淋系統投用;渣土車洗淨再上路,不達標機動車在市區主幹道禁行;建陶業清潔能源改造,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一系列“組合拳”讓城市變得愈加“氣質”清新。

提升水質,讓碧水長流。全面推行河長制,實行“一河一檔”“一河一策”專項整治。深入推進九龍江流域生態水系先行示範工程和飲用水源地標準化建設,突出抓好小流域整治、畜禽污染治理、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嚴厲查處直排、偷排或汙水處理設施不運行的工業企業。出臺“水八條”專項行動方案,著重抓好治汙、治亂、治澇、治電、治砂、治藻“六治”工作,從保護、治理、修復三個方向入手,全面提升水環境品質。各流域內違法攔養、違規搭建的釣魚臺游泳台等被限期拆除;禁養區及禁養區外無法做到達標排放的養殖場被全面關閉;涉重行業企業的廢水廢氣排放被嚴查嚴控,清水繞城的景致在漳州各地已成常態。

提升土質,守住一方沃土。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按照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的原則,持續推進漳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摸家底,全面啟動漳州市土壤環境品質調查評估工作,全市共佈設土壤監測點位1300個,已完成98%的土壤環境樣品採集任務;補短板,持續推進危廢工程包專案建設,提升漳州市危廢處置能力,1至6月,漳州市工業廢棄物處置利用中心累計完成投資0.231億元;做試點,平和縣列入全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地區,今年共獲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608萬元。

長效管理,讓城鄉更靚麗。推動“垃圾不亂丟、黃土不露天、車輛不違章、經營不占道、廣告不亂貼”常態化,制定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市容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若干規定》,推動城市管理精細化、長效化。出臺《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力爭三年基本實現鄉鎮和村莊汙水處理全覆蓋,今年基本實現全市農村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同時建立村莊環境衛生常態化保潔機制。持續推進“兩違”綜合治理,截至目前,共拆除“兩違”逾337.5萬平方米。實施新一輪“千村整治、百村示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有3個村莊入選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

辛勤汗水換來城市的“眉清目秀”。上半年,九龍江流域(漳州段)Ⅰ-Ⅲ類水質達成率為100%,縣級和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成率均為100%,全市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4.4%。整治升級後的漳州越發清新亮麗,生態優勢進一步鞏固彰顯,經過提升的城鄉環境更加宜居宜業。

“五湖四海”加快建設 “生態+”效益日漸凸顯

“真想不到,家門口多一個生態園,好像就是一轉眼的事。”夏日傍晚,家住勝利東路怡秀園社區的鄭惠珠老人漫步在市區人民廣場花海,言語間透著驚喜。這個閒置多年的工地,僅用不到半年時間,便以五彩繽紛、風情萬種的姿態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流連。

今年來,漳州市將由碧湖、西湖、西院湖、九十九灣湖、南湖和荔枝海、香蕉海、水仙花海、四季花海組成的“五湖四海”專案和九龍江畔“百花齊放、百樹成蔭”綠化工程,作為中心城區生態環境提升的重點專案加快推進,持續放大“生態+”效益,推進生態與城建、產業、民生、文化等融合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目前,“五湖四海”34個專案已累計完成投資逾23.5億元。

“五湖”競美,快馬加鞭。作為“五湖四海”規模最大的專案,規劃總面積7380畝的西湖生態園,因地制宜利用九龍江西溪近4公里岸線,做足水文章,整建制推進2個工業社區、6個城中村“騰籠換鳥”,規劃建設千畝水體公園,著力打造漳州海綿城市、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樣板區。項目僅用不到2個月時間就實現全部建築物100%丈量,不到3個月實現建築物簽約過半、土地丈量基本完成;規劃設計方案初步完成,正抓緊完善提升。西院湖生態園一期工程,波光粼粼的湖體已成形,地下管線及綠化景觀基本完成,8月底可全面完工向市民開放,將打造集城市防洪排澇、生態保護和旅遊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綠色海綿體、市民多彩聚集地”。在南山文化生態園,南湖、“南山水岸”、南山橋廊橋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湖光山色與古寺古橋交相輝映的秀美風光已初見雛形,將打造成集文化、生態、旅遊、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空間和市民休閒好去處。此外,碧湖生態園夜景改造、綠化提升已完成,九十九灣湖閩南水鄉示範段一期也初見成效。

“四海”煥彩,你追我趕。在龍文區迎賓大道邊,占地約400畝的英橋花海基本完工,色彩繽紛的四季花海區、市區最大的活動草坪區和利用原有茭白水田進行改造的荷花湖區各有千秋,將與特色花卉苗木產業相結合,打造集休閒旅遊、花卉苗木展示、農業體驗和科研實驗於一體的“花海經濟帶”。人民廣場花海一期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實施的二期工程正加緊補植開花喬木,增設觀景台、座椅等公共配套,建成後將有力提升周邊長福片區和漳州主要出入口重要節點形象。總長3.8公里的龍江南路景觀提升工程,是漳州動車站前往市區的重要形象視窗,自4月開工以來,已完成345畝征遷任務和300米示範段建設,該項目以“疏林草地、景觀花帶”為目標,將把龍江南路沿線建成疏密有度、簡約大氣的城市流動風景線。除“四季花海”外,香蕉海故里遊覽區建設已完成總體工程量的80%,入口形象廣場和村道改造提升項目已完成。荔枝海觀景一號平臺基本完成,二、三號平臺已封頂。水仙花海征遷進展順利,正在開展專案方案設計,將規劃建設水仙花風情小鎮。

九龍江畔,綠影婆娑。九龍江畔“百花齊放、百樹成蔭”綠化工程今年5月正式啟動以來,首期已基本完成22個片區的種植任務。其中,碧湖公園、奧體公園、水仙花大橋下孤島等地段,完成所有苗木種植;西溪親水公園內增植了120株碧桃和200株櫻花。不久的將來,九龍江畔將呈現四季有花、百樹成蔭、古木成林的景致,成為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靚麗風景線。

“城中有林、城中有花、城中有湖”,在寸土寸金的漳州城裡,每天都在增添新的鳥語花香和碧波綠意,美麗的風景在眼前流轉,風景中包含的多重綠色福利更讓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油然提升。“花樣漳州”正以更加自信、美麗、動人的風姿笑迎天下賓朋。(閩南日報記者張俊毅/文;游勝鈞/圖)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農博會;花博會;兩岸交流;海峽論壇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

漳州:從生態佳邁向“生態+”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