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兆元的政治投名狀 台灣成了提款機 納稅人是二等公民?

image

賴清德總統的國防「特別」預算,果然夠特別。發佈順序特別之外,預算規模史上最大。賴總統日前在華盛頓郵報上,對國際社會豪氣干雲地宣布,台灣將砸下 4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來武裝自己。好一個「以實力謀和平」,問題是,這筆1.25兆的鉅額帳單,我們這些出錢的人卻是從太平洋彼岸的外電得知。不管台灣砸大錢武裝算不算凱子,納稅人已經被當成十足的傻子。

就算台灣人有錢有閒聽演唱會,也不能據此就要大家不清不楚就掏錢。國家重大決策要從外電得知,難怪有網友嘲諷「兆元國防,零元尊重」!

這場豪擲最諷刺的是,我們早已支付千億元給美國,卻有一堆武器未到貨。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砲轟,政府之前撒錢軍購和國造潛艦,進度太過離譜。2019年花了2472億購買的F-16V,原訂2026年全數交機,但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國造潛艦海鯤號,一艘要花500億,原定9月的海測跳票,11月交艦沒譜。他提出,日本的蒼鯨號只花148億已經下水,2027年就要服役。

不說不知道,原來同樣受美國壓迫提高國防預算,日本只同意2027將達GDP的2%,韓國則說2035年之前達GDP3.5%。王鴻薇質疑,台灣為何要迫不及待舉債大幅擴張國防預算?看到烏克蘭的血淋淋教訓還不夠嗎?我們到底有什麼底氣比日本和韓國更大方?

資料與數據一攤開,台灣人民「被宣布」要跟美國大採購根本荒謬。難怪在野黨痛批,這根本不是國防投資,而是對美國的「政治投名狀」,台灣徹底淪為華府外交戰略下的「提款機」和「無底洞金主」。美國人拿到真金白銀的現貨,我們拿到的是不知何時履約的期貨。這麼糊塗的買賣,哪家公司行號能接受?

最讓人心寒的是決策者對台灣人民的傲慢與輕視。1.25兆元是什麼概念?是足以影響國家未來數十年財政的超級債務。如此重大的決策,總統既沒有在立院進行專案報告,也沒有在事前向全國人民發表演說,而是先跑到《華盛頓郵報》去交差。這釋放了一個明確的訊號:台灣的安全決策,首先是給美國看的,其次才是給台灣人聽的。

我們這些繳稅的人民,在政府眼中彷彿是付帳單的工具,而非國家主權的真正擁有者。當總統急著向國際社會證明台灣有錢有決心時,他似乎忘了向出錢的衣食父母展現最起碼的尊重與透明度。

為何是1.25兆元,為什麼分8年,買些甚麼,沒有人知道具體細節,但大家都很清楚,這筆債我們得世世代代去還。國防安全不是政治作秀的道具。當在野黨要求透明度、質疑龐大預算恐掏空台灣財政時,政府不能只以「國安機密」四個大字敷衍塞責。

保障台灣安全不該用豪華帳單來取悅單一國家,應該有清楚的戰略藍圖以及對人民的尊重。如果我們連自己家裡發佈重大政策都得看外部報導,當心防衛武器還沒來,人民的反作用力可能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