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異常暖變!霸王級寒流恐重演?氣象署:下週強冷空氣報到

image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日前透過臉書發文指出,北極圈上空約23公里高空的氣溫,在過去約兩週相對快速上升近20度,出現一次小規模的「平流層暖變」。這個罕見現象與2016年台灣出現霸王級寒流前的背景相似,引發各界關注。

鄭明典分析,冬季前期通常是單一逆時針旋轉的冷空氣盤踞在北極圈上空,這個時間應該是極渦發展的階段,卻出現暖空氣。過往平流層暖變大多發生在2月下旬,這麼早發生的情況相對少見。發生得早通常表示極渦原本就偏弱,過去的紀錄對應到的是韓國、日本偏冷的冬季,台灣只是偶爾被掃到邊。

中央氣象署預報中心副主任羅雅尹表示,目前太平洋呈現東冷西暖的海溫配置,今年冬季反聖嬰現象發展的機率大,一直到明年春季回復至正常。依據過去類似海氣環流配置的經驗分析,台灣今年冬季氣溫略偏暖、雨量略少的機率比較高。

針對霸王級寒流是否重演,羅雅尹強調,平流層暖變雖然正在發生,但不代表冷空氣已經往南大幅度擴散。目前時間才正要進入12月,還不是台灣最冷的時段,後續還要觀察冷空氣的路徑才能進一步判斷。

根據最新預報,下週二至下週四,12月2日至12月4日,將有一波強冷空氣南下襲台,造成北台灣顯著降溫。民視氣象主播林嘉愷指出,下週三、四冷空氣達到最強時間點,屆時全台氣溫明顯下降,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則是18度,桃園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雨機會發生。

鄭明典提醒,平流層暖變開始之後2至3周,近地面會有一波極地冷空氣外流現象。空氣有3個主要外流路徑,包括北美路徑、北歐路徑和亞洲路徑。其中亞洲路徑變動範圍較大、較不確定。台灣雖不在主要影響範圍內,但也無法排除會被掃到邊,仍需追蹤後續影響。

羅雅尹呼籲,未來一季仍將有冷空氣南下影響台灣,在冷氣團或寒流影響期間,請適時做好禦寒措施。由於冬季至隔年2月期間為台灣西半部枯水期,民眾須愛惜水資源,注意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