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持續反彈!降息預期升溫 法人看好美債、歐債

image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又壓回到4%附近,激勵債市演出,法人認為,降息環境下,債券價格有望回升,帶來資本利得空間,加上現階段殖利率仍處歷史相對高檔,投資人可布局降息行情,兼具收益與防禦功能,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國泰投信指出 ,美國聯準會下任主席遴選進入倒數階段,有望在12/25耶誕節之前揭曉答案,傳出人選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Allen Hassett),市場普遍認定哈塞特上任後,將貫徹美國總統川普的意志,執行激進降息政策,加上延後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勞動市場放緩、通膨停滯,觀察近期投票委員言論,鴿派委員數量過半,讓市場轉向認為12月降息機率達85%,相較於一週前的42.4%明顯攀升,債券成為資金回流與資產配置的關鍵選項。

國泰20年美債(00687B)基金經理人陳思翰表示,隨著股市震盪幅度加劇,債券重新獲得投資人關注,現階段多項勞動市場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動能放緩,聯準會降息預期再升溫,市場押注12月可能迎來今年第3次降息。長天期美國公債具備高信評與避險特性,且對利率變化敏感,降息環境下價格有望回升,帶來資本利得空間,現階段殖利率仍處歷史相對高檔,投資人可布局降息行情,兼具收益與防禦功能,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國泰10Y+金融債(00933B)基金經理人鄭凱允表示,00933B持債公司主要為全球大型銀行及金融機構,受到各國政府高度監管,具備低違約率、高信評之優勢,配息表現是投資人青睞00933B的另一大因素,觀察00933B歷次配息紀錄,今年7到10月已連續4次每股配發0.072元,未來若降息循環持續進行,更可期待資本利得。

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指出,回顧11月以來全球主要股市明顯回檔震盪,引發避險買盤,帶動美債利率走低,加上11月美林美銀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市場對AI泡沫的擔憂持續升高,資金配置逐漸轉向債券資產,長期而言,美債利率仍具回落空間,建議投資人可趁近期殖利率反彈時,適度增加中長天期債券及優質金融債ETF部位,以把握潛在收益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經濟基本面堅韌,想參與美國經濟與股市榮景,AI科技股之外仍不乏豐富投資機會,像是美國非投資等級公司債既能受惠經濟成長、與股市連動性高、又能分散科技產業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各債券類別中,非投資等級債最受惠經濟成長,在過去30年,當美國經濟成長率高於1.8%(長期趨勢)時,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平均年報酬率近8%,顯著優於其他債券類別的3.5%~5%。

此外,美股近3年的強勁走勢,也帶動美國非投資等級債表現,兩者相關係數高達0.81,不過,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產業分布與美股差異大,科技產業比重不到一成,因此與科技股相關性並不高(0.55),投資人可藉由美國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參與美國經濟榮景,同時可減輕過度集中於科技股的風險。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統計過去4次聯準會降息,在經濟沒有陷入經濟衰退的1995年與2019年,降息啟動後2年,美國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分別有24.9%與15.2%的報酬表現,明顯優於投資級債的13.7%與9.6%,而本波自2024/9/18降息至今則分別是8.05%與3.91%的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認為,美國經濟強韌,企業基本面健康,聯準會轉向中性利率政策有利債市表現,美國非投資等級債殖利率水準仍處7%以上的優勢水準,將持續吸引市場穩健需求。

歐洲債券市場今年出現令人驚艷的復甦韌性。法人指出,主要受惠歐洲中央銀行(ECB)降息,以及通膨壓力緩解,市場氣氛明顯回溫,歐洲國家主權債與企業債再度成為投資焦點。

義大利資產管理巨擘:歐義銳榮債券策略主管維爾加洛(Silvio Vergallo)指出,這個趨勢對主權債市場有利,即使是過去利差較大的周邊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及法國等,今年也實現了正收益。

維爾加洛指出,決定殖利率走向的關鍵核心在宏觀經濟,通膨走勢與歐洲央行的態度是投資市場動向的重要指引,其次才是GDP經濟成長、就業數據和市場情緒的影響力。

針對不同債券市場,評估標準也截然不同。在主權債方面,由於歐元區國家財政狀況不一,投資人除了看國家信譽,還高度關注債券發行量與投資人對利差的風險承受度;至於公司債,維爾加洛認為,重點在於企業體質,包括違約機率、盈餘表現以及市場上的債券淨供給等,是決定公司債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

維爾加洛提醒,地緣政治風險始終是影響歐洲債市風險溢價的關鍵變數。一旦地緣政治衝突升溫,或是外交危機增加,市場避險情緒高漲(Risk-off),流動性收緊,風險意識提高下,投資人往往會要求更高的風險補償,促使資金湧入歐洲核心國家尋求避風港,進而導致體質較弱的歐洲國家的公債利差擴大。

展望歐洲央行(ECB)的下一步,維爾加洛持「中性偏穩」的看法,他認為,2025年底至2026年第一季,歐洲央行都不至於出現劇烈的政策轉向,主因在於歐元區經濟持續增長,且通膨趨勢尚符合央行的基準情境。

雖然大方向不變,但維爾加洛也保留了彈性空間,他指出,若2026年中,宏觀數據同步走軟,歐洲央行可能才會適度微調,但並非是激進的政策急轉彎。此外,他也強調美國聯準會(Fed)的動向至關重要,任何重大決策勢必對歐洲央行產生不可忽視的連鎖效應。

在歐債策略配置上,維爾加洛預測,隨著通膨威脅解除,加上實質收益率仍具吸引力,2026年歐元區主權債將迎來良好的投資機會,尤其是外部需求強勁的歐洲國家,正向看待債券的存續期間。

企業債方面,鑒於收益率極具吸引力,看好歐元投資級與歐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在產業選擇上,維爾加洛看好工業、國防及基礎建設領域,預期這些產業將受惠於德國等核心國家的財政支出紅利。

此外,他提醒留意體質脆弱的企業所發出的警訊,特別是那些評級B級以下、且財務槓桿過高的公司,例如週期性消費與服務產業,因再融資成本高,恐面臨流動性斷鏈危機,投資人應採取嚴格的選債策略。

總結而言,維爾加洛強調,儘管利率波動可能導致投資人短期傾向更具流動性的核心主權債,在通膨控制得當且歐洲央行政策穩定下,歐洲債市投資前景依然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