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傑副議長要求市長加速爭取推動南星機場計畫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高雄需要一座24小時國際機場,曾俊傑副議長今(27)日總質詢呼籲陳其邁市長在剩下一年多任期中,加速爭取推動南星機場計畫,配合高科技產業發展、解決小港機場宵禁及腹地以及營建土石方等問題。
曾副議長首先肯定陳其邁市長及市府團隊在2025遠見、天下雜誌等主要評比中脫穎而出,顯示無論客觀數據或主觀感受,高雄皆獲得高度評價。
高雄晉升半導體重鎮卻欠缺24小時國際機場,曾副議長認為,恐難趕上產業快速發展,並導致國際觀光航線推動困難,強調新國際機場已是各界所望。
南星計畫是規劃機場最佳地點,他說,新機場可解決小港機場宵禁及腹地問題,且有助吸引招商、發展國際連結,與桃園國際機場南北呼應,亦可加速大林蒲遷村及解決土石方之亂,創造多贏。
陳市長指出,南星計畫優勢在於空域不會和其他機場重疊,且將有捷運紅線及國道七號等交通連結,方便貨運及旅客疏散並連結大南方腹地,綜觀幾個選址地點,高雄應是首選。行政院長卓榮泰昨(26)備詢時承諾年底將啟動南台灣新機場選址規劃,將和中央極力提出高雄優勢。
加速河堤社區明仁停車場活化案,曾副議長指出,該社區人口密集度高,卻缺乏長輩活動空間、里活動中心及長照C據點等,爭取於該場域興建地下停車場,地上興建多功能建築。
陳市長表示,已有申請社區活動中心及日照中心用途,將責成郭添貴秘書長整合計畫和計算經費,兩個月內彙整地方意見。
有別於星光水岸公園、楠梓享平親水公園等受到親子歡迎,中都濕地公園的人潮卻一年不如一年,曾副議長指出,公園周遭大樓林立,卻因水質與管理維護、流浪狗、照明及交通等問題,導致使用率低迷,盼市府改造為親水公園。
陳市長表示,水質問題已解決,允諾盤點濕地公園及周遭綠地,於明年編列經費優化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