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批高市早苗 最新數據:國民黨好感度慘輸綠營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初在眾議院答詢時,談論政府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存亡危機事態)」認定標準,提及「台灣有事」情境稱「如果是動用戰艦,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我認為有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被認為呼應前首相安倍晉三「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論述,但因她是首位發表類似言論的現任首相,引發中日兩方外交風波。事發後,中國抗議並要求高市早苗撤回言論,同時透過赴日旅遊警示與留學警示、禁止進口日本水產等作法進行制裁。至於台灣,總統賴清德發文分享大啖日本壽司照片,表態力挺日本;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強調應重建兩岸互信,「台灣沒事,日本沒事」,前主席洪秀柱則直接點名高市早苗冒進、不負責任。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觀察10月25日至11月24日間網路輿情對於「高市早苗」的相關討論。根據數據分析,調查期間內平均每日聲量約落在1.6萬則左右,但在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11月8日透過社群平台開嗆「斬斷骯髒頭顱」前,單日聲量都不超過7400則,直到8日當天聲量一舉飆高至超過1.8萬則,之後平均每天討論度都超過3萬則。整體而言,調查期間內的聲量最高峰出現在11月18日日中磋商當天,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兩人互動的畫面,被網友解讀「中國人斜眼看人、日本人抿嘴低頭」,引發不少延伸討論,單日聲量逾4.9萬則。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鄭麗文先前指責賴清德回應此次風波的說法是「火上加油」,不過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讓台灣輿論討論度大增的,反而是部分藍營人士的論述,例如前總統馬英九11月15日發文批評高市早苗「躁進」、「兩岸問題不能假手外國介入」等,單日聲量超過3.9萬則;洪秀柱11月24日第二度批評「把台灣推向危險邊緣」,強調要在一中共識下探尋和平統一路徑,兩岸才有和平等,單日聲量超過3.7萬則,均帶動聲量顯著上升。
台灣藍綠兩黨面對此次風波的看法,也使社群討論呈現「兩樣情」。11月17日至11月24日之間,綠營上至總統,下至外交部、陸委會、立委集體動起來,積極表態挺日、大啖日本美食,外交部長林佳龍更喊話拚台灣赴日觀光客超越中國遊客,創下逾4.7萬則總聲量;國民黨聲量集中在馬英九、洪秀柱等要角身上,總聲量約3.5萬則,部分網友留言批評其發言內容與國台辦口徑一致、是中共的協力者等,使國民黨網路好感度以0.35略低於民進黨的0.42。
數據分析顯示,儘管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卻在台灣內部催化「挺日」情緒與正面回應,民進黨與其支持者迅速接招,主動擴大議題聲量,透過旅遊、美食等軟性話題拉抬好感度,反觀藍營部分政治人物急於批評高市早苗言論或做切割,卻不被主流網路輿論埋單,倘若後續無法提出更具說服力的區域戰略及外交論述,恐怕難以說服多數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