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人友善區 高市第一處「路段中實體行人庇護島」,相關工程正緊鑼密鼓施工中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為打造行人友善區,高雄市規劃三民區鼎泰里、鳳山區國隆路、前鎮區復國里等三個示範社區。透過社區工作坊邀請居民一起參與走讀與討論改善計畫,獲得改善共識。

針對鼎泰里河堤社區行人友善區,交通局與工務局攜手合作,在三民區河堤路愛河親水廊道周邊,推動高市第一處「路段中實體行人庇護島」,相關工程正緊鑼密鼓施工中,完工後將提供庇護島一則車道瘦身,一則提供行人利用庇護空間過街。

交通局表示,河堤路愛河親水廊道是周邊社區居民重要的散步、運動及親子遊憩據點,其中河堤公園跨河橋樑廣場更是民眾最常聚集的場所。然而,現地距離前後兩側號誌化路口均有一段距離,長者與民眾往來公園與住家、多以就近直接穿越路段方式通行,潛藏交通安全風險。

為回應實際通行需求並提升安全,交通局規劃於路段中增設斑馬紋行人穿越道,並透過「車道瘦身」將部分車道空間回收為人行使用,於中央位置施作實體行人庇護島,同步將兩側人行道外推,縮短行人穿越距離,並引導來往車輛提前減速,營造「車輛慢行、行人優先」的友善通行環境。

交通局說明,目前已完成路段標線調整與道路線形勾勒,後續將由工務局接力進場施作中央實體庇護島與減速平台等道路工程;工程完成後,交通局也將同步加強設置反光標誌、警示設施與導引標線,讓駕駛人更早留意前方行人活動範圍。

交通局強調,本案是跨機關緊密合作、無縫接軌的示範案例,後續還有鳳山國隆路及前鎮復國里的行人友善區建置計畫,將利用減速平台等降低穿越性車流速度,提供居民在生活街道友善的步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