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重建信心 在野陣營試圖翻轉破局宿命

image

圖/民眾黨

在野陣營的合作,向來都是一場考驗政治智慧與胸襟的賽局。經歷了2024年總統大選君悅飯店之亂的荒唐與創傷,非綠選民對於「藍白合」的信心一度降到谷底。然而,在國民黨新的領導核心與民眾黨務實派的推動下,這次鄭麗文與黃國昌的會談,不僅成功地重建信心,更為2026年地方選舉確立務實為先的全新示範。

鄭麗文接掌國民黨儘管爭議不小,其行事風格「不拖泥帶水」可謂有目共睹。從會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確保黨的國際路線不因選舉而動搖,到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新北市新莊的會面,鄭麗文沒有讓黨務在質疑與批評中停滯,而是快馬加鞭地將政黨合作重新拉回正軌。這種積極主動、勇於承擔的態度,無疑是化解在野焦慮的關鍵。

特別是在這次會談中,兩位黨代表展現放下身段的政治智慧,值得高度肯定。面對媒體關於「如何避免重蹈破局覆轍」的挑釁提問,黃國昌一句,如果男主角不是我,放心,一樣全力以赴,輔選到底;鄭麗文則以如果有人不認輸,各黨家規處理,犀利回應。雙方展現的機智與誠意,不僅成功地化解了媒體拷問,也傳遞了讓非綠選民可稍加釋懷的訊息。

首先,告別非我不可的本位主義。黃國昌的「放心」是對當年總統大選時,兩陣營為爭主位不惜破局的反思。他向選民保證,這次的合作目標是「拉下民進黨」,而非個人權位,展現了以大局為重的態度。再者,確立了合作的紀律與約束。鄭麗文的「家規」則代表國民黨願意以黨的紀律來約束合作的成果,提高了未來協商結果的穩定性與可信度。

儘管最終結果仍有待觀察,但隔天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就鬆口,為合作提供了實質的框架支持,讓會談並非只停留在口頭承諾。李乾龍明確表示「民調是行之有年的可行辦法」來解決提名僵局,也提出基隆市府當案例,並認可地方層級「聯合政府」的可行性。

2026年的合作堪稱2028年總統大選的試煉場,「誰正誰副」過去往往成為零和博弈。如果可以開啟「共同執政、共享資源」的聯合政府模式,這對亟欲在地方累積實戰經驗的民眾黨,以及需要擴大在野陣營基本盤的國民黨來說,或許是一種雙贏的務實解方。

當然,從探路到成功,中間仍有不少考驗。智庫對接的實質協商、各縣市的席次分配、以及最終兩黨主席的意志,都將是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但鄭麗文展現與過往不同的行動力,從鞏固國際關係到推進黨務改革,再到主導藍白合作的重啟,讓藍白合在迷霧乍現曙光。

在拉下民進黨的最大共識下,藍白合必須從過去的權謀算計轉向務實為王。只要雙方能繼續秉持,讓選民放心,各有家規處理的精神,將誠意化為行動,2026年地方勝選、甚至2028政黨輪替,或將多了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