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誠發表兒童幸福指數調查 倡議孩子社會情緒學習能力(SEL)
世界兒童日前夕,保誠人壽今天發表最新的《保誠兒童幸福指數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整體幸福指數77分,達到幸福等級,呈現正向成長;不過,家長對孩子社會情緒學習能力(SEL)的了解程度仍不足四成,同時九成以上家長都認為孩子還需要加強社會情緒學習能力。
另有逾四成家長表示,孩子的社會覺察能力需要加強,顯示家長認同孩子在自主管理、人際互動與情緒理解上的培養仍有巨大空間。
調查顯示,影響兒童幸福的重要因素,在時事/生活教育項目的指數達81分,是歷年最高,顯示家長重視生活教育,能結合時事,尤其是落實反罷凌與求助方式;心理健康指數78分,維持連3年同水準,顯示家庭氛圍和樂,與同儕老師互動良好。
教育教養指數75分,跟去年相同,顯示學習資源充足,校園環境安全,家長也能輔導課業;數位生活指數73分,顯示軟硬體設備足以支援學習;生理健康指數72分,則是歷年最低。
調查顯示,提醒兒童預防詐騙與菸害防制,還有加強空間;3C成癮與護眼行動,需要注意改善;減少兒童食用不健康的食品,且運動時間也偏少;人際應對需要多給予兒童引導;另需多與兒童溝通,協助學習更成熟的情緒管理與表達方式。
「保誠兒童幸福指數」是透過網路問卷,調查臺灣6-12歲小孩家長對於家中此一年齡階段小孩生活狀況。調查期間自7月25日至9月1日,共回收有效樣本數1200份。
調查結果顯示臺灣兒童幸福指數為77分(滿分100分),整體表現屬於「幸福」。81~100分為非常幸福、61~80分為幸福、41~60分為普通、21~40分為不幸福、0~20分為非常不幸福。
保誠人壽自2000年起深耕兒童保護議題,持續以「心創復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情緒教育、理財教育、數位素養及遊戲權」七大面向為行動核心,透過多元專案推動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並攜手企業、政府、學界,以及非政府組織(NGO)與非營利組織(NPO)夥伴,號召社會大眾共同構築孩子的守護網,展現企業推動社會永續的長遠決心。
保誠人壽客戶暨行銷長陳苒芊表示:「保誠人壽作為兒童保護思維領導者,25年來一路見證台灣兒童成長環境的變化與挑戰。我們持續攜手各界從教育、健康到心理層面推動多元倡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安全、被理解、能展現自我的環境中成長。最重要的是,有社會大眾長期的響應與參與,讓這份守護的力量能不斷延續,一起為孩子打造更有韌性、更幸福的未來。」
自2000年起,保誠人壽以多元兒童議題出發,在與各界多年的合作下,在七大面向一起推展兒童保護行動。其中與家扶基金會的合作包括「星願娃公益計畫」,歷經25年,累積捐款已超過1.6億元,協助家扶設立21間「彩虹屋」與14輛兒童保護車,提供心理創傷復原服務,幫助逾3.3萬名遭受不當對待的兒少重新建立安全與信任感。
另外透過「真材食學食育計畫」,累積舉辦52場活動,協助近兩千位親子建立正確飲食觀念。
除了公益行動,保誠人壽也透過洞察調研,發展出具體應對行動。其中保誠集團在全亞洲的研究計劃中觀察到95%的父母希望孩子具備理財觀念。因此,台灣保誠自2015年起推行「CHA-CHING兒童理財教育計畫」,教導兒童收入、儲蓄、消費、捐獻四大重要觀念,計劃更結合教育部108課綱發展適合在地使用的教案,透過種子計畫已深入41所學校,在基隆、新北、桃園、新竹、台中等縣巿已經培育超過3300位兒童理財師資,影響逾8.9萬名學童。
為擴大對兒童保護倡議的影響力,保誠人壽在2023年起開始每年進行《保誠兒童幸福指數調查報告》,透過量化數字了解國內兒童在身心靈健康的改善方向,並結合產官學力量提出一系列的倡議及行動。
呼應今年調查結果,保誠人壽推出《SEL幸福小讀本|i寶與小誠的魔法心任務》,透過溫馨故事與互動任務設計,協助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與孩子展開情緒對話,培養同理心、自我覺察力與情緒表達能力。更與新北巿政府教育局合作,透過教師研習營讓SEL教材深入校園,擴大教育正循環。而與官方的合作還包括今年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推出「資訊倫理素養動畫」,以孩子常遇的生活情境形式培養正確資訊判讀與道德思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