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工程技術交流 現勘典寶溪流域防洪韌性

圖/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水利專家現勘典寶溪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經濟部水利署今(19)日舉辦第35屆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現地參訪活動,由水利署副總工程司陳春宏率隊,聯同第六河川分署分署長謝明昌、日本河川整備研究所土屋信行博士及北海道大學工學院山田朋人教授等專家,前往高雄市典寶溪流域進行實地勘查,深入了解排水系統治理及堤防整體防洪狀況。參訪團隊依序造訪芋寮滯洪池與白米滯洪池等重要設施,關注凱米颱風災後高雄地區的排水改善現況及後續整治規劃,展現對防洪工作的高度重視。

水利局表示,臺日工程技術研討會自民國1980年創辦,至2023年已舉辦34屆,是臺日雙方在水利與工程專業領域極具代表性的技術交流平台。今年第35屆研討會聚焦氣候變遷下的水資源調適與防災課題,內容涵蓋洪旱風險管理、防減災策略、非工程措施及跨部門治理等面向,盼藉由臺日專家分享實務經驗,促進技術精進與政策對話,強化流域整體治理思維。

高市府水利局進一步說明,113年凱米颱風曾為南部地區帶來劇烈降雨,累積雨量已超越區域排水防洪保護標準,典寶溪部分渠段因此發生溢淹情形。面對極端降雨日益頻繁的趨勢,水利局已投入8.7億元進行多項提升典寶溪流域排水與承洪韌性的改善策略,包括:透過堤岸增高擴增劉厝及白米滯洪池容量,分別增加約8.5萬及21萬立方公尺滯洪量;辦理芋寮滯洪池第3、4期工程,預計增加約45萬立方公尺蓄洪空間;有效分攤溪流水位與洪峰,除擴充滯洪空間外,水利局亦同步檢討沿線堤防及護岸安全,針對典寶溪(橋仔頭橋至長潤橋,長度約4.5公里)及大遼排水(林頭橋至典寶溪排水匯流口,長度約3.3公里)加高排水護岸,以降低高水位期間溢流風險,強化整體河道防洪保護能力。

參訪過程與會人員交流熱絡,日本專家學者也對水利局系統性治理策略表達讚賞與肯定。水利局強調,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降雨型態轉變與極端事件增多,高雄市必須以「系統治理」與「前瞻韌性」為核心,持續與水利署等中央單位緊密合作,循序推動區域排水治理、滯洪設施建置及河川防洪整體改善工程。未來也將持續運用國內外專業交流成果,精進規劃設計與管理作為,期望在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打造更安全、韌性更高的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