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賜斌醫師發表《上眼皮整形術神經阻斷新麻醉法》大數據論文 榮獲全球排名第二美容外科醫學期刊刊登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台灣資深整形外科名醫曹賜斌醫師,行醫之餘多年來持續在國際知名美容外科期刊發表論文,以公益的心態把所知所學與世人分享,倍受醫界推崇。近期曹醫師蒐集15年共6099個案例,再度發表「上眼皮整形術之神經阻斷新麻醉法」(Region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in Upper Blepharoplasty)論文,被全球美容整形醫學期刊排名第二位的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S)之官方學術期刊《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接受刊登,相當難能可貴。
另外,曹賜斌醫師現同時亦是此次刊登期刊的論文編審委員,以及全球美容整形醫學期刊排名第一的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ASAPS)學術期刊(ASJ)論文審查委員。期刊論文審查委員亦是論文投稿人身份,在台灣及國際醫界學術地位相當崇高。
曹賜斌醫師現任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東方美容整形外科學會(OSAPS)台灣代表、世界華裔整形外科醫師協會(WAPSCD)台灣理事、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前任理事長、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首席顧問等要職,在醫界不論資歷與經驗均相當豐富。
曹醫師在論文分析中說明,上眼皮整形術現採用的局部麻醉注射法有諸多缺點,包括:眼皮瘀腫變形、出現暫時性的術中和術後假性眼瞼下垂症併發症、干擾手術療效的評估與展現、延長術後恢復時間、麻醉注射較疼痛等等,因而易造成醫病雙方對療效之擔憂,甚至會衍生出醫糾事件。
曹醫師研發的上眼皮區域神經阻斷性新麻醉法,則可徹底改善以傳統局部麻醉法之上述所有缺失。它猶如點穴麻醉般,只針對上眼皮之感覺神經周圍施行注射,阻斷其痛覺之傳遞,而不須將麻藥全面注射於所有上眼皮上,故可防杜眼皮注射麻藥產生之上述缺失。另外增設配套之眼皮切割防杜出血的創新切割法,則就可免除神經阻斷法所無法促成之眼皮刀割流血窘境。
該論文研究納入2009年至2024年間,共6099例他治療過的眼皮整形患者,以求展現大數據之成效真實性與一致性。案例包括:割雙眼皮、上眼皮老化性整形和眼瞼下垂症矯治等,此回溯性論文研究有經高雄長庚醫院之倫理審查委員會批准。曹賜斌醫師期盼藉由論文獲得國際著名的期刊刊登,可使全球整形外科醫師在進行該項手術時,能有較佳麻醉法之選擇機會,及得到較佳之整形療效,並降低併發症,以嘉惠全球眾多眼皮整形求治者。
值得一提的是,曹賜斌醫師此篇接獲期刊刊登的「上眼皮整形術之神經阻斷新麻醉法」論文中,提出「減法」與「加法」的麻醉劑技能改革,此與他近期倡議並提供政府參考之以減法與加法兩種策略,管控被濫用的舒眠麻醉藥Propofol,以防杜麻醉致死或變成植物人之整形悲劇,有異曲同工之處。
曹醫師此論文之減法改革為:減少麻醉注射上眼皮產生之瘀腫,眼皮切割流血量降低,防杜假性眼瞼下垂併發症,減少注射麻藥疼痛等。加法改革則為:增加術中、術後的手術成效正確判斷性,術後早期康復等。
而曹賜斌醫師對政府倡議的「減法策略」,則包含加強管制麻醉藥物Propofol之取用,並將麻醉費用改採獨立計價,要求患者付費、降低其選用機會;而「加法策略」則建議政府,可規定公費醫學系畢業生須先服役於麻醉科一至兩年,以增加麻醉科醫師的全國窘迫人力。
台灣醫美院所因常接受整形求治者要求施行舒眠麻醉(希一覺醒來就治療完成,且不知疼痛),導致每隔數月就會出現麻醉死亡或變成植物人之悲劇。曹賜斌醫師期盼透過他倡議的加、減法兩項策略,能對台灣醫美院所因鎮靜麻醉藥物Propofol使用管控失調,以及醫美界迷因思維所引發的舒眠麻醉致死或植物人亂局風暴,給予政府具體的管控與改善策略,求能徹底整頓麻醉風險,維護社會大眾整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