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迎母子檔跨世代共學

圖/輔英科大保營系母子檔「學伴」同行,母親呂慧芳(右)及兒子江立紘(左)。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今年迎來一對特別的母子檔同學,母親呂慧芳攻讀碩士班,兒子江立紘則就讀二技。江立紘期望學成後能「傳承衣缽」,推動預防醫學,協助更多人實現「健康好生活」;而呂慧芳則笑言,過去是她教兒子讀書,如今面對一些科技新知,反而需要兒子「反向指導」。這種跨世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知識交流更豐富,也進一步拉近了母子之間的情感。

校長林惠賢表示,科技日新月異,「學海無涯,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尤為重要。她樂見校友們回到母校進修,重溫校園的美好時光。校方以「健康、數位、跨域、永續」為四大發展核心,設有四個學院及十六個學系,其中包括護理、健康事業管理、高齡與長期照護事業、保健營養、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環境工程與科學、生物科技與綠色產業、幼兒保育暨產業等八個學系皆開設碩士班,部分還設有碩士在職專班,為在職人士提供進修機會,不僅能提升專業能力,還能取得碩士學位,對職涯發展大有助益。

醫學與健康學院陳中一院長指出,保健營養系碩士班新生呂慧芳,早在民國九十七年即就讀輔英保健營養系進修部二技,在學表現優異,應屆即考取營養師執照,畢業後即在診所、醫院、藥廠及團膳等領域累積豐富臨床經驗,並陸續取得糖尿病衛教師、腎臟病衛教師及體重管理營養師等多項專業證照。
保健營養系吳明修主任說,呂慧芳接觸很多病人都是罹病後才開始重視營養,她認為這是本末倒置,如果早點有營養的觀念,相信必能減少罹病機率也減輕政府負擔,因此,她在一一二年四月創立「盈養有芳營養諮詢機構」,今年回母校就讀輔英保營系碩士班,盼能提升自身專業及諮詢機構的完整性,嘉惠更多人。
「有營養問題,先找營養師;有病再找醫生。」呂慧芳認為,「營養師不該只是疾病發生後的陪伴者」,因此大力推廣在生病前就要懂得吃得對、吃得好,讓營養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她提供民眾體重管理、代謝症候群與疾病飲食的調整方案,同時走入社區與企業舉辦講座,為民眾健康默默耕耘。
吳明修指出,呂慧芳的兒子江立紘從小受母親的薰陶,也立志要成為營養師助人,於五專食品營養科畢業後,就以優異的成績錄取輔英保健營養系二技,母子檔同校就讀同系,傳為佳話。
「預防勝於治療!」江立紘透露,他曾隨著母親參加衛教活動,目睹民眾在營養師指導下,逐漸改善健康狀況,深為感動,如今與母親同校同系就讀,相互扶持,盼未來能共同攜手為預防醫學做出貢獻,讓更多民眾吃得營養、健康樂活。
吳明修說輔英保健營養系以「營養師專業、保健食品、健康餐飲」三大模組為特色,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兼具專業與創新能力的健康產業人才。系上師資堅強、課程貼近產業脈動,並設有完善進修體系,吸引校友回流再學習,也成為家長與學生選擇健康未來的首選系所。

輔英科大保健營養系今年迎來一對特別的母子檔同學,母親呂慧芳攻讀碩士班,兒子江立紘則就讀二技。江立紘期望學成後能「傳承衣缽」,推動預防醫學,協助更多人實現「健康好生活」;而呂慧芳則笑言,過去是她教兒子讀書,如今面對一些科技新知,反而需要兒子「反向指導」。這種跨世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知識交流更豐富,也進一步拉近了母子之間的情感。

校長林惠賢表示,科技日新月異,「學海無涯,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尤為重要。她樂見校友們回到母校進修,重溫校園的美好時光。校方以「健康、數位、跨域、永續」為四大發展核心,設有四個學院及十六個學系,其中包括護理、健康事業管理、高齡與長期照護事業、保健營養、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環境工程與科學、生物科技與綠色產業、幼兒保育暨產業等八個學系皆開設碩士班,部分還設有碩士在職專班,為在職人士提供進修機會,不僅能提升專業能力,還能取得碩士學位,對職涯發展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