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雅運動園區「花4.5億打造半成品」黃文益要求市府說清進度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市議員黃文益今(5)日於市議會質詢時指出,苓雅運動園區啟用至今,園區建築體仍未完成驗收,內部隔間與基礎設施缺失明顯,招商進度更是「零」。然而市府今年與明年仍將再投入 5,200萬元改善工程,加計原預算投入3億700萬,追加1億4,200萬,結算4億4,900萬,總經費將突破 5億元。他質疑:「花五億打造半成品?市府應向市民說清楚,到底何時能真正完成。」
黃文益指出,經實地勘察,現場可見鋪面龜裂、牆面壁癌、鋼筋裸露,電梯因故障無法穩定使用,二、三樓辦公空間未封閉導致風吹雨入、環境潮濕,明顯不利體育團體及里活動空間使用。他強調:「市府啟用時說要做新地標、城市亮點,但現在最基本的安全、使用與服務都不到位。」
此外,園區啟用至今仍無餐飲、休間業者進駐,更無飲水設施可供運動民眾補充。黃文益建議,市民來運動,流汗了卻沒地方喝水,應增設飲水機供民眾補水使用。運發局長侯尊堯回應,因原先採 ROT招商模式不符投資環境,現已改為由運發局直接洽商。但也坦言,園區內「天地壁及隔間未完善」,市府已編列今年與明年共5,200萬元進行內部空間整修與動線調整。
對此,黃文益強調,改善計畫應提出明確時程與公開進度,而非持續用「正在努力」回應市民:「五億的公共建設,不該是邊用邊補洞。市府要的是成果不是說法,市民要的是能使用的公共空間,不是空有外觀的展示場。」
此外,黃文益也關心文化中心高齡友善環境。他指出,文化中心為長輩散步、走動與參與活動的重要場域,但現有座椅多無靠背,長者缺乏支撐易造成後仰受傷風險。他強調,問題不是「椅子數量不夠」,而是椅子「功能性不足」,文化局不應以「避免遊民聚集」為理由拒絕調整設計。
黃文益建議,可採取座椅中段加扶手、符合公園景觀的造型靠背椅等設計,既能維持整體視覺,又能兼顧長者安全與休息品質。文化局長王文翠回應,將重新會勘並依長者使用需求調整設置。
在教育議題方面,黃文益指出,凱旋國小禮堂木質地板已使用25年,縫隙、破裂與尖角已威脅學生安全,學校初估改善費用約百餘萬元。他強調「不求新,但求安全」,孩子在校不應有受傷風險。教育局局長吳立森表示,已完成評估,待學校提案後將全力協助經費。
黃文益也批評多所學校通學步道存在「做到一半」問題,導致學生動線仍然凹凸不平、樹根隆起、家長不敢讓孩子步行。他要求教育局以「完整改善,而非片段拼補」為原則,全面盤點需求。吳立森回應,將進行整體檢視。
黃文益最後表示,無論是運動園區、文化公共空間、或校園安全,市民不需要華麗口號,需要的是真正能夠使用的建設。「做城市,不是做形象;做建設,不是做照片。」他要求市府 提出時程、提出進度、提出結果,讓市民看見負責與誠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