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竹子門工程灌溉爭議 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以專業與理性還原事件始末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高雄市政府水利局(下稱水利局)辦理「竹子門排水護岸復建工程」期間,農田灌溉用水中斷,以及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下稱高雄處)被指稱「態度消極」、「推卸責任」一事,高雄處發出嚴正澄清。報導所稱「灌溉斷水逾半年」、「農作物大規模枯死」等情況與查證結果不符,且高雄處從工程初期即主動介入協調並設法維持灌溉。

高雄處強調,始終將保障農民用水權益置於首位。為避免施工影響灌溉,高雄處在114年4月22日的協調會上,即要求工程必須配合當時第一期稻作抽穗期,確認工程已自4月11日起停工。隨後,於114年5月2日正式函覆水利局,精確指出至灌溉高峰期需水0.6cms,建議至少需2台50馬力抽水機,並嚴正強調此為稻作最重要階段,務必維持灌溉用水供應,而美濃灌區114年一期作灌溉亦順利完成,此舉證實高雄處對保障灌溉用水責無旁貸。

針對報導中農民反映灌溉用水受影響及里長批評消極一事,高雄處釐清如下:從7月至9月期間,該時段正值南部地區汛期,降雨極為豐沛。經統計,當地7月降雨日數22天累積降雨達1139mm、8月降雨日數17天達948mm、9月降雨日數12天達245mm,7~9月連續未降雨日數最長為4日,均已滿足果樹等雜作每日灌溉需水標準。高雄處考量汛期降雨充足,農田需求相對較低,故配合防汛工作而暫停供水,此為常態性水資源調度與防汛準備。此外,七至九月因強降雨造成土壤含水份高且竹子門排水含砂量高,本處的調水策略是為了保護農作物防止根系腐爛、抑制渠道淤積,並兼顧水利資源使用,達成農作物、渠道維護及資源使用的「三贏」。高雄處強調,暫停供水期間未接獲農民陳情用水中斷或不足。經透過水利小組長及當地里長確認, 7、8月期間有部分作物因高溫及持續降雨導致輕微凋萎,並無轄內農作物大規模枯死之情形;報導指稱「斷水逾半年」及「大規模枯死」等說法與事實不符。高雄處對於報導中的誇大且不實說法深表遺憾。

進入秋冬作物需水期後,用水需求浮現,高雄處立即採取行動,請水利局召開現場會勘緊急協調,同時電洽水利局,要求其儘速督促廠商恢復抽水作業,並持續要求廠商妥善處理電力供應的保護設備。經連續兩日(10月8日及10月9日)電洽催促水利局,廠商最終於10月10日上午完成抽水機安裝,恢復供灌。高雄處全程積極作為,絕無媒體報導所稱之推諉或掛電話情事。同時,經查證,10月13日及10月28日的會勘協調會議,皆未爆發任何肢體衝突。

為徹底解決抽水機供水不穩定的問題,高雄處與水利局後續協商,已就供水方式做出調整:最新決議為自10月30日下午起開始停工7天以利通水,並改採「通水7天、斷水5天」的輪灌方式供水,執行至少2個循環。新的輪灌模式旨在兼顧工程進度及農民灌溉需求,確保灌溉用水的順暢供應。高雄處10月31日早上拜訪昨日報載溫姓農民,表示目前圳路供水及作物生長情形均正常!對於高雄處即時調整供水方式甚覺滿意!

至於針對農民因工程影響而承受的供水損失,高雄處表達高度關切與不捨。為全面恢復農田正常供灌,確保農民權益,本處已正式函文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要求該護岸工程務必於11月底前完成。

高雄處於106年10月正式成立全國首創-農民服務專線5591234 ,積極重視農民需求與權益,農民服務專線的設立,旨在強化高雄處對農民及會員服務之效率與效能,俾提升服務品質,同時解決下情無法上達及申訴無門之情事,利用企業客服導入農民客服,建立一致性標準化流程,提供農民朋友陳情管道,讓農民朋友享有快速便利的灌溉及排水服務。創立以來受理案件無數,為農民即時解決各項灌溉大小事;同時透過標準化流程,逐案歸檔並據以分類研考及分析,作爲業務執行之參考與改進!高雄處亦藉此呼籲農民朋友能善用本服務專線,高雄處將繼續與農民共為農業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