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Netflix X 高雄拍學院 「推一把工作坊」盛大登場!為高雄影視創作者 搭建夢想起飛航道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2025 Netflix X 高雄拍學院 「推一把工作坊」於10/23(四)、10/24(五)盛大登場。本活動由高雄電影節主辦,今年首度與Netflix強強合作,升級為兩日課程,此計劃由「Netflix 創意產業平等基金」所支持。「推一把工作坊」為初露頭角的影像創作者提供實務技能支援,期盼在他們的創作旅程中「推上一把」。2025年聚焦於影集創作,高雄電影節與Netflix合作邀請 Netflix 影集《影后》導演暨編劇嚴藝文、《童話故事下集》導演暨編劇李念修、《誰是被害者》編劇徐瑞良、《模仿犯》編劇楊宛儒以及電影長片《泥娃娃》導演解孟儒和《拜六禮拜》導演暨編劇杜政哲。內容瞄準以「跨界創作」、「再現日常生活」、「國際影集創作關鍵」、「編劇概念與實務」等四大面向,黃金陣容二日吸引近百名新銳短片導演、影視圈從業人員與相關科系之學生與想朝創作邁進之有興趣民眾共襄盛舉,透過大師講堂到實務創作演練,協助高雄影視創作者突破創作瓶頸並邁向影集製作,為國際影視市場帶來更多的台灣原創能量。

​高雄市電影館的「高雄拍學院」(原課程名稱「藝術講堂」)從2019年起邀集全台重量級資深業師開講!針對南部影視科系學生、從業人員及電影愛好者量身打造高含金量系列課程,旨在成為南台灣電影產業教育的推動力量。此次邀請「Netflix創意產業平等基金」加入,不僅象徵Netflix跨出台北、挺進南方的實質行動,與高雄市電影館、高雄電影節長期的努力方向相符。Netflix創意產業平等基金戮力為過往在娛樂界中遭受漠視的族群開闢新逕。透過創意產業平等基金,Netflix 致力培育影視產業專業人才及發掘新秀,推廣影視平等精神,目標幫助更多台灣優秀影視工作者產出在地優質內容,創造影視產業界正向互動與交流。

高雄市電影館館長黃晧傑表示,三年前「推一把工作坊」的緣起,源自導演連奕琦的一番話:「高雄長年推動短片創作,但這些年輕導演對於電影現場的經驗與拍長片的信心,或許還不夠。」因此電影館希望能邀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導演、編劇與演員,共同來「推一把」年輕創作者,鼓勵他們勇敢追夢。「推一把工作坊」透過實際拍片與分享幕後經驗,為短片創作者開啟邁向長片創作的道路。

Netflix華語內容總監黃怡玫表示,Netflix一直與台灣影視產業保持緊密合作,而「創意產業平等基金」的核心精神,正是希望投注資源讓整個影視創意產業的發展能更加平等。她指出,全球在文化與創意產業的資源分布上,確實存在地區與場景上的不均,因此Netflix希望透過基金的投入,讓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的創作者,都有機會被看見、被支持。黃總監進一步說明,Netflix長期以來與台灣各單位合作,包括與文策院、壹壹影業攜手推動影視人才培育,9月也策辦了「影音無障礙工作坊」,和文化部推動口述影像與共融字幕不謀而合,目的皆在厚植本土影視實力。此次「創意產業平等基金」跨足高雄,更希望協助在地優秀影視工作者創作高品質內容,並藉由持續行動,讓台灣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領航者。
#換位思考就像是成長痛,活下來就會變得更強大
活動第一天,由主持人袁支翔與嚴藝文導演、解孟儒導演以「跨界創作」的經驗拉開序幕,兩位導演分別分享各自在原先專業領域進入撞牆期,選擇跳脫舒適圈、轉而挑戰擔任導演的心路歷程。原為剪接師解孟儒,成為導演後,他明白一部好電影的成功絕非導演一人之功,現場的每位工作人員都具備極高的專業,只是選擇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嚴藝文導演則說明,導演必須把對故事的熱忱及心中想像的樣子明確傳達給工作人員,才能把理念發散出去,讓所有人支持與幫助你一起完成作品。

#如何讓不迷人的你我日常,成為最動人的熱淚盈眶
第二堂課邀請到杜政哲導演暨編劇、李念修導演暨編劇與主持人袁支翔共同探討「再現日常生活」的創作,他們表示所有的戲劇故事裡都擁有日常,而這些特別專注於日常的作品,內容往往都來自於創作者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對於該如何從觀察中找到靈感,杜政哲導演認為每個創作者在日常觀察裡所擷取的元素不同,最重要的是需要先找到關注的「核心」,核心明確後再用日常加以包裝。而李念修導演則表示靈感大多來自於自身以及周遭朋友,同時過往身為紀錄片剪接師的經歷也產生相當大的助力,加上日常生活中遇到各式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種種刺激讓故事靈感源源不絕的產出。

#優質國際影集的故事創作關鍵
第三堂課進入到更加實務層面的段落,由徐瑞良編劇分享「國際影集創作關鍵」。擁有好萊塢美劇受訓經驗的徐瑞良編劇,破題就對學員們表示:「創作沒有規則,所以令人著迷,但當這些創作面對到整個影視工業、團隊與觀眾時,迎面而來的是不同層次的對話,就算創作者的情感再怎麼抽象、有再多感受,最終還是必須需讓這些感受能夠與人溝通。」所以在創作初始需要先訂定帶有中心精神的「主題」,並且針對主題反覆推翻再重建,找到其中的衝突點與動能,不斷精練,最終將其運用成為故事發展的重要關鍵。

#編劇室Writers’ Room
第二天,楊宛儒編劇更深入的就「編劇概念與實務」和學員們分享目前台灣正在逐步成形的「編劇室」概念。面對愈來愈分眾的市場,如何將原先個人創作的編劇工作發展為集體創作的模式。影視作品的最終目的是要被觀眾看見,在編劇室裡,綜合不同生命歷程的人共同討論,針對各自擅長的部分專業分工,期望讓作品內容擁有更多多元性、可能性,也能提高品質穩定度提升可拍性。而面對創作瓶頸或修改問題時,楊宛儒編劇也鼓勵學員們不要放棄持續往下寫,重寫的歷程中不只能進一步釐清想表達的內容,也是試錯,跟自己對話的過程。

#編劇室演練
本次工作坊的最後一個階段,在楊宛儒編劇的帶領下,學員們分為六個小組組建編劇室,彼此認識並進行分工,每組包含戲劇節奏掌握者、角色邏輯檢視者、文件正確守護者、以及創意靈感提供者等角色,以「未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台劇」為出發,共同討論、選定主題,進行編劇室模擬,最終產出了《愛你不可能》、《心理諮商大師》、《失控營火》、《邱比特,你的箭射到我了》、《太太太空啦》、《當我們同為編劇》,六份充滿創意的故事概念。實作成果發表後,學員們也分享體驗心得,表示在有經驗的前輩帶領下,新手的意見也能清楚被聆聽、實際運用。透過系統分工、制定明確目標後,各自在崗位上盡力付出,組員間彼此互補,共同確保專案向前推進,和以往獨立作業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工作坊兩天扎實的課程中,六位講者不約而同地強調「故事主題」與「團隊合作」兩項重要觀念,也都在學員們的實作中被體現。最後,楊宛儒編劇也勉勵學員們,期望大家都能成為開心且健康的創作者。

TTXC 2025高雄電影節於10月10日(五)至10月26日(日),在高雄市電影館、內惟藝術中心、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VR體感劇院、駁二P3倉庫、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開。影展資訊鎖定高雄電影節官方網站(www.kff.tw)、Instagram與Facebook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