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建築系設立「AI數位製造實驗室」 打造AI驅動的建築教育新篇章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為回應建築產業數位化、智慧化的趨勢,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新設「參數化設計與數位製造工坊」,推動從設計思維到施工實踐的全方位數位轉譯。此AI數位製造實驗室整合設計、構造與科技應用,讓學生能在實作中驗證設計邏輯,體現中原建築「理論與實作並重」的教育理念,邁向以數位技術為核心的教學與產業接軌新篇章。

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陳宇進表示,建築產業對數位軟體與數位製造硬體的依賴日深,已成為設計與施工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數位技術已全面滲透於建築生產的各個階段,不僅提升了設計的精準度與溝通效率,也使得複雜形體、非標準構件與客製化建造成為可能。為此,中原建築系將數位技術列為核心能力,系統性導入課程、場域與設備,「參數化設計與數位製造工坊」因運而生。

該空間由陳宇進負責整合與募資推動,獲得多位校友大力支持,包括:昭揚建築執行長翁資傑、建築師陳章安及榮金營造執行長黃湘民等人,資金、資源到位,系上與系友合力將原本的E化設計實驗室改造成結合參數化設計與數位製造的工作場域,並且添購高負載、精巧型協作機器人(機械手臂)提供學生實作操作,深化學習成效。

在課程面,中原建築系自2020年起由陳宏銘、徐昌志兩位教師於四年級帶領數位設計與構築組,指導學生以參數化軟體進行物理環境觀測、人流行為推估、造型生成、結構優化等多元應用;並以數位製造之精準與模組化特性,開發陶土、水泥立體列印、真空成型與灌鑄、木料機械雕刻、複合板材加工與加勁等技術。課程要求於期末完成1:1、可供人體驗之構造實作,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體會了建築從設計到建造的整個過程。

陳宇進指出,在學碩合一的教育架構下,有興趣的學生可於五年級畢業設計與碩士班延伸研究。近年已培養多位具參數化與數位製造專長的畢業生投入業界設計端與建造端,或赴國際一流學府深造,例如: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斯圖加特大學,以及美國南加州大學,顯示中原建築在國際趨勢與產業需求交會下的人才培育成效與發展潛力。

中原大學建築系新設「昭揚實驗室」,強化參數化設計與數位製造,並提供跨域合作的平台。

現於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所專攻數位製造的謝孟儒指出,在中原數位設計與製造實驗室的學習遠大於軟體操作,更啟蒙了他對「設計邏輯」與「製造思維」之整合,深刻體會在資訊時代,建築設計者的角色正在轉變。「設計不只是造型,而是一個能被數據驅動、被機器理解、甚至能自動化實現的系統。」他第一次感受到「數位設計」不是未來的趨勢,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在。

中原建築系為感念系友們的熱心捐助,將此學習工坊命名為「昭揚實驗室」,也象徵著中原大學在數位轉型與跨域創新上的重要里程碑。透過引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參數化設計、數位製造與AI輔助設計等工具,實驗室不僅培育學生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也協助教師在教學與研究中拓展新的方法論。

中原大學表示,昭揚實驗室未來將進一步結合校內建築、設計、資工、機械與電機等系所的專業知識,成為推動智慧製造、永續設計與AI應用的跨域平台,提升學生實作與創新能力,促進跨系學研合作,以更前瞻的教育視野與科技實踐力,因應高等教育與產業生態的快速變遷。

畢業校友力挺中原建築系成立「昭揚實驗室」,開啟智慧建築與數位製造新時代。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原大學建築系設立「AI數位製造實驗室」 打造AI驅動的建築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