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客委會「風神四甲子」活動 千人挑擔傳承客家精神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於10月25日至26日舉辦「風神四甲子‧再現義民魂」系列活動,透過千人挑擔遊行重現客家義民護糧護鄉的歷史場景,喚起240年來的信仰與團結精神。此次為期兩日的文化盛典包括戰舞爭鋒競賽、義民市集與客家文化體驗,吸引上千名市民與客家鄉親熱情參與。
首日登場的「戰舞爭鋒競賽」由12支隊伍參賽,參賽者以整齊劃一的口號與強勁有力的舞步,展現客家人堅毅不屈、團結一心的精神。經過激烈競賽後,美濃國中「美中舞告戰」隊奪得冠軍,弘揚客家藝術團隊與高雄市歡樂客家成長團隊分別榮獲第二、第三名,精采表演贏得現場熱烈掌聲。
活動第二日的重頭戲「千人挑擔遊行」為全場最高潮。近千名參與者包括光武國小師生與各地客家社團成員,在光武國小集結後,隨著戰鼓聲響起,隊伍浩蕩朝義民廟出發。參與者肩挑竹擔,沿途高喊「義民,保家!煞猛,打拼!挑擔,同心!義民加油!客家加油」等振奮人心的口號,每個肩頭的重量都代表著一份願望與責任。
高雄市王啟川副秘書長代表市長出席時表示,二十年後再次看見如此多的笑容與力量,這是高雄最美的風景。他感謝中央客委會多年來的大力支持,讓市府能在建設與文化傳承上同步推動,包括保存菸樓與歷史空間、杉林圖書館規劃及三民區11月即將完工的盤花公園等,這些都是讓文化資產延續、代代相傳的重要基礎。王副秘書長期許每位參與者都能將義民的勇氣與團結精神帶回日常生活,讓客家文化在高雄持續發光發熱。
客家委員會范佐銘副主委肯定此次活動以創新形式結合傳統儀式,成功讓年輕世代體驗客家文化的力量與溫度,讓義民精神的團結與合作被看見,也讓義民信仰以現代語彙重新被詮釋,展現高雄客家族群的強大凝聚力。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分享,挑擔儀式源自早年義民護糧的歷史,當時客家義民肩挑物資守護家園;而今的挑擔已轉化為祈福與關懷的象徵,為城市祈願風調雨順、為弱勢族群傳遞祝福。此次挑擔成員從國小學生到70多歲的客家鄉親,大手牽小手,象徵義民精神及客家文化代代相傳。
義民廟秋季祭典祈福儀式後,高市客委會與市客屬總會高雄市分會、高雄市新桃苗同鄉會、高雄市屏東客屬同鄉會及美濃農會合作,供應由美濃147米熬煮的飯湯,讓參與挑擔的鄉親食有溫飽、心有依靠。同時感謝高雄市覆鼎金保安宮響應義民保家精神,捐贈善款關懷弱勢邊緣戶,傳遞社會溫暖與善的力量。
從戰舞競技到千人挑擔、關懷弱勢,每個動作、每次口號都是對義民精神的致敬與延伸,展現高雄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生命力與溫度。高雄市客委會期盼透過這樣的文化行動,讓「義民魂」不僅被傳承,更能在生活中紮根並持續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