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興濟宮秋祭大典 林淑華首位女董事長引領新篇章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祀典興濟宮於10月26日(日)舉行保生大帝秋祭祝聖大典,場面隆重莊嚴,典禮遵循清制古禮,結合道教三獻大禮儀軌辦理,為臺南重要的宗教文化盛事之一,來自全臺逾千位宮廟代表與會,共同向保生大帝祝壽祈福,向保生大帝獻上崇高敬意,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亦共同見證傳統禮制與信仰文化延續。
興濟宮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83),主祀保生大帝,俗稱「頂大道公廟」,是臺灣唯一名列「祀典」之保生大帝廟宇;雖於日治時期一度中斷,惟該亭宮管理單位有感於歷史傳承之使命,於民國100年決議復辦春、秋二祭典禮,延續至今。
復辦以來,典禮依據《欽定大清會典》所載祭祀儀軌為基礎,結合道教傳統三獻大禮,由「祀典興濟宮三獻禮祝聖團」擔綱演禮,並邀請官員、民意代表擔任主祭;同時恭請該亭宮交誼境、分靈廟及全臺各地奉祀保生大帝宮廟代表共襄盛舉,展現信仰同心與傳統禮制之美。

今年開幕儀式特別邀請仁德文賢國小特色民俗藝陣「十二婆姐團」演出;文賢國小為教育部國際教育種子學校,並榮獲國際教育特優學校評鑑;由學童飾演的小婆姐身段靈巧、神態生動,演繹傳統廟會喜慶氛圍,以童趣姿態詮釋傳統喜慶,吸睛又暖心,展現教育傳承文化美感。

宮亭表示,感謝今年蒞臨擔任獻官貴賓:
1、初獻:
(1)正獻官:臺南市政府民局姜淋煌局長
(2)左案分獻官:臺南市議員許至椿、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五分局張沛銘分局長
(3)右案分獻官:臺南市北區潘寶淑區長、成大博物館蔡侑樺組長
2、亞獻:
(1)正獻官:高雄市政府郭添貴秘書長
(2)左案分獻官:台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楊忠釗理事長、馬六甲湖海殿王志忠主席
(3)右案分獻官:辛忠勳董事長、臺南市政府消防局公園分隊陳哲斌分隊長
3、終獻:
(1)正獻官: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吳福春榮譽董事長
(2)左案分獻官:全臺開基永華宮、中營慶福宮
(3)右案分獻官:米街廣安宮、下太子開基昆沙宮
宮亭表示,秋祭系列活動自10月起陸續登場,包括10月17日至11月2日「二天—秋祭匾額文物展」,展出自清國及日治時期達官貴人與信眾所獻匾額;10月18日舉辦「乙巳年分靈廟巡香繫誼」活動;秋祭大典當日,由本亭宮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高塘中醫診所高國欽醫師帶領醫療團隊提供中醫健康諮詢,誠摯感謝蒞臨參與貴賓,共沐保生聖德,祈願國泰民安、眾生安康。

祀典興濟宮是臺灣唯一有列入官方祀典春秋二祭保生大帝廟,於清朝時被列為祀典官廟,主要是當時官兵大量進駐臺灣,剛來時水土不服,多所生病,易生瘴癘之疾,軍民向醫神保生大帝祈求身體健康,果然奏效,遂奏請朝廷將興濟宮列為祀典官廟,由官員「朔望捻香、春秋致祭」,每年春秋祭典成為廟之大事。
根據維基百科「大觀音亭興濟宮」資料指出,大觀音亭與祀典興濟宮是位在臺灣臺南市北區著名寺廟,於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該寺廟是由主奉觀音佛祖的「大觀音亭」與主奉保生大帝的「祀典興濟宮」所組成,雖分屬佛教、道教,但自創建以來兩寺廟相連,關係密切,同屬一組織管理,現全稱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2007年啟建七朝清醮,2011年廟方參考《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結合興濟宮三獻禮,恢復由地方官員親臨致祭的春祭大典;2012年5月興濟宮春祭時,曾舉辦「醫神大道公藥籤藥材展」並製作「祀典興濟宮保生大帝藥籤解」,介紹藥籤的藥方內容..。
宮廟表示,祀典興濟宮春秋二祭,以對神明最高敬意「三獻禮」為祭典規儀,全程以古禮進行,尤如一部古禮活教科書在面前,不僅具有歷史傳承,也十分具教育意義;三獻禮自古以來是道、儒對禮敬天地神明最莊重獻禮,以初獻、亞獻及終獻敬神;祀典興濟宮春秋二祭在日據時候因故中斷,在建國百年時,參考《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結合興濟宮三獻禮,將因當時日據時期中斷春秋兩祭恢復由地方官員親臨致祭春秋祭大典,此舉不但延續古歷史祭典文化,更是成為府城北區在地宗教文化盛事,每逢祭典舉行皆引起許多信眾觀禮,依古制著古裝禮服禮生也成目光焦點。
據悉,此次興濟宮三獻禮依道教古制設正獻宫、分獻官、陪獻官,由鳴鐘、請光、絳聖迎神開始,初獻以酒爵、茶、香燭、鮮花獻禮;亞獻以酒爵、素果、壽桃、壽麵獻禮;終獻以酒爵、玉帛、「泉臺上寶」、「龍車寶輦」獻禮,禮畢後正獻宫、分獻官和陪獻官等酌飲「福圓酒」,象徵飲福納祥,最後向列聖眾行望燎禮、行餞駕禮即圓滿禮成。
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三獻禮祝聖團」成立22年,協助全臺多所宮廟祭祀慶典,重現傳統道教祭典之莊嚴氛圍,聲譽卓著,為慶祝海外友宮「馬來西亞馬六甲湖海殿」建廟120年紀念大典,祝聖團曾與2019年11/7日啟程赴馬國協助儀式進行,展現保生大帝信徒同心協力發揮大道公合作精神。
據了解,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主祀觀音佛祖和保生大道,為集結同是保生大帝信仰宮廟,由興濟宮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宮,2018年1月20日成立「世界保生大帝廟宇聯合總會」至今,以弘揚保生大帝慈悲濟世精神為宗旨,號召世界所有供奉保生大帝廟宇參與,當時總共325家宮廟參與,分別是台澎金馬228間、中國大陸64間,及海外地區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香港、澳門、越南33間宮廟加入,當時可說是盛況空前,享譽國際。
當年成立大會祭典儀式即是由府城的祀典興濟宮「三獻禮祝聖團」擔任要角,整個儀式過程如行雲流水般順暢,展現道教祭典的莊嚴性及可看性,與會宮廟代表更印象深刻,隨後即有多所宗教團體邀約「三獻禮祝聖團」前往協助參與各宗教重大慶典,盛名遠播,當時馬來西亞馬六甲湖海殿主席王志忠等一行人,對「三獻禮祝聖團」印象深刻,2019那年該殿慶祝保生大帝建廟120年,特別來臺邀請前往協助當年11月9日大典進行,獲得祀典興濟宮當時前董事長吳漢清等董事團認同,允諾協助,順利啟程前往馬國,成就歷史盛事。
根據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官網「臺灣保生大帝官祀首廟-祀典興濟宮」相關資料指出,佛、道兩教廟宇共祀一地的特殊場景,興濟宮與大觀音亭皆興建於鄭氏時期,是府城最早觀音廟、保生大帝廟;有趣的是,分屬於佛道教不同信仰兩座廟宇,不僅距離很近,中間只以一座「官廳」相連,建廟時間更只差1年,這跟兩廟發展背景有關:「慈悲為懷、救苦救難」觀音菩薩,與「醫神」保生大帝,都是早期來臺移民精神信仰,到了清領時期,臺灣最高武官的官署「總鎮署」設在兩廟附近,官兵也常來廟裡祈福,中間「官廳」,則是提供官員參拜前更衣場所,是目前臺灣難得一見還保有官廳的廟宇;..主祀:保生大帝,配祀:江仙官、張聖人、下壇將軍、中壇元帥、福德正神、保生大帝聖父母、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關聖帝君、值星太歲、文昌帝君。
今年新上任董事長林淑華女士,是興濟宮創廟300年來第一位女性領導人,自接掌以來,她以勇於承擔、力求興革精神,為亭宮注入嶄新活力;林董事長因對宗教民俗熱愛而投身亭宮事務,歷任常董、副董事長,並於今年在眾人擁護下榮任董事長一職;短短數月間,她積極推動環境整頓與硬體設施更新,讓亭宮煥然一新,深信在她的領導下,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必能在既有傳統基礎上,開創更耀眼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