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刀藝工藝回味廚房點滴 回收老刀推出燈光藝術計畫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桃園市楊梅故事園區以「環保永續」、「工藝傳承」為核心理念,推出今年度燈光藝術計畫《梅好串光》,打造一座於楊梅在地募集的回收老刀組成的藝術燈光藝術品,期待於招募、拆解、再創的過程中,讓參與者可以認識楊梅的刀藝工藝,更能回味自家廚房內的點滴故事,最終在這件由眾人共同完成的燈光藝術品中,在工藝與光影的交織下,折射出歲月與生活的紋理,讓園區化為凝聚人情與記憶的光影舞台,再現楊梅的生活溫度與藝術美感。

楊梅故事園區邀請在地百年製刀品牌「葉添製刀」與在地住民共同參與,於今日辦理2場「刀光梅影‧小小工藝日」活動,由「葉添製刀」接班人余奕潔親自帶領民眾進入傳統製刀工廠,吸引近百位民眾於光復節連假直接開箱製刀工廠,以最貼地氣的方式,體驗製刀工藝的百年風華。

「刀光梅影‧小小工藝日」從聆聽製刀職人故事開始,除了認識刀具的製程工序,更能了解早期楊梅的打鐵鋪,是如何進化為製作商業用刀,再進入家用刀市場的歷程;並親自手動拆解老刀,著手刀具清潔、把柄敲裂、鈍刀處理,處理好的老刀,未來將成為《梅好串光》刀藝燈光藝術品:一座以回收舊刀組成、具有濃厚生活味的製作素材。

最後楊梅故事園區與「葉添製刀」更獻上獨特的「傳家寶刀」的創作活動:在工作坊進行的同時,楊梅故事園區秉持著蒐集故事的精神,邀請大家分享家中傳承的料理與回憶,透過傳統窗花剪紙的方式,剪出象徵豐盛食材與熱絡餐桌氛圍的抽象紋飾;再以噴砂、雷雕等技術將這些故事與圖像製作於全新的刀面之上,使每一把新刀都成為凝聚情感、技藝與日常記憶的創作成果。活動結束後,所製作的刀具接可直接帶回,參與工作方的朋友們將之視為可傳承自家手藝的傳家寶,作為紀念與生活中延續手作精神的實用作品,大呼實在值得。

《梅好串光》計畫的藝術裝置將於2025年12月25日亮相,以「光影與生活記憶的交織」為創作主題,作品的舊刀材料,除了來自園區與「葉添製刀」攜手合作向居民募集的「回收閒置家用刀」外,也由楊梅在地「炳哥環保工藝園區」的負責人鄭炳和先生,慷慨提供的近百件回收刀具共同組成。《梅好串光》將日常工具轉化為具象徵性的藝術素材,並透過回收再製與金屬工藝的全新創作,在光線與刀面的輝映之下,聆聽家常廚內的酸甜故事,讓承載家庭記憶與日常溫度的老刀,重新詮釋家庭、飲食與記憶的連結,最終結合成為光影與情感共融的藝術作品。

如果沒有趕上「刀光梅影 ‧ 小小工藝日」,但仍想要參與《梅好串光》–《舊刀募集:共創藝術品計劃》的朋友,仍可於10/31(五)17:00前將您家中不會使用到的菜刀送到楊梅故事園區,讓家中的日常,成為裝置藝術的一部分唷!也可以到楊梅故事園區張芳杰校長故居內,參觀《葉添刀具展:認識職人專用刀具》展唷!更多資訊請關注楊梅故事園區官方粉絲專頁。(圖:文化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