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秋航海王」高展館亮相 遠洋魷秋公會推永續海洋新思維

【很角色記者李佳龍/高雄報導】2025高雄國際食品展在高雄展覽館登場,臺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簡稱「魷秋公會」)今年以「魷秋航海王」為主題第三度參展,打造結合互動體驗與食魚教育的創意攤位。現場推出親子闖關、故事分享與試吃活動,讓大小朋友在玩樂中學習海洋知識,三天展期熱鬧滾滾。
魷秋公會理事長陳皇誠表示,魷魚與秋刀魚是台灣重要的遠洋漁獲。每年12月至翌年5月,船隊前往西南大西洋捕撈阿根廷魷魚;6月至11月則轉往北太平洋作業,採捕秋刀魚。這樣的「一年兩季」模式不僅兼顧資源永續,也讓漁群能在不同季節休養生息。陳皇誠指出,今年魷魚產量預估約五萬多噸、和去年比較相對減半;秋刀魚則依國際配額抓滿六萬多噸,雖然總量下降,但有助維持漁業穩定發展。
談到捕撈產業前景,陳皇誠進一步指出,日本學者提出的「產業六級化」概念,是未來漁業升級的關鍵方向。台灣目前在「第二級加工」仍顯薄弱,許多產品仍以原料輸出為主,缺乏附加價值。陳皇誠希望政府加強食品加工技術,以便和國際衛生標準接軌,協助業者轉型升級,讓魷魚與秋刀魚產品能以更高品質、更具品牌形象的姿態進軍國際市場,進而抬高競爭量能。
另外,陳皇誠也看好高雄前鎮漁港改建後的發展潛力。隨著政府投入81億元打造新水產運銷中心,未來將有效提升冷鏈物流與行銷效率,更能為南部漁業注入新動能。陳皇誠表示,魷秋公會將持續推動永續捕撈與食魚教育,讓更多民眾認識並傳承台灣遠洋漁業的努力與價值,共同為海洋資源保育盡一份心力。
魷秋公會理事長陳皇誠(中)表示,公會持續推動「一年兩季」永續捕撈模式,並希望政府加強食品加工技術,協助遠洋輸出產業升級。(圖:記者李佳龍/攝)
活動現場推出親子闖關、故事分享與試吃等活動,讓大小朋友在玩樂中學習魷魚與秋刀魚的食魚教育與海洋知識。(圖:記者李佳龍/攝)
「魷秋公會」陳皇誠理事長(圖中著藍衣)看好前鎮漁港改建後的發展潛力,認為新水產運銷中心將有效提升冷鏈物流與行銷效率,為南部漁業注入新動能。(圖:記者李佳龍/攝)
臺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魚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魷秋公會)以「魷秋航海王」為主題,在高雄國際食品展打造結合互動體驗的創意攤位。(圖:記者李佳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