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利局落實清淤工作 確保下水道水流順暢
圖/侷限空間職安宣導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雨水下水道建設對市區排水功能至關重要,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除了建設雨水下水道,清淤工作同樣不容忽視。若下水道內有泥沙淤積,將導致通洪斷面縮減,進而影響排洪能力,而這些細微之處往往是造成積水與否的關鍵。為此,黃偉哲市長特別要求水利局全面落實清淤工作。昨(10/20)日,水利局長邱忠川親自率隊檢查北區文成三路雨水下水道內部淤積情況。經檢查發現,該下水道內部並無淤積,顯示市府團隊對雨水下水道的維護用心,確實落實防汛準備。
水利局邱局長指出,雨水下水道在建設完成後,因收集沿線道路側溝雨水,難免會將泥沙帶入箱涵內,造成淤積。若不定期清淤,將影響排水能力,降低下水道效能。此次檢查文成三路小北棒球場旁的雨水下水道,發現箱涵內排水流動順暢,底部無淤積情況,請市民朋友安心。
圖/下水道縱走檢視
此外,水利局表示,每年除持續推動新建及改善雨水下水道系統外,各行政區也會編列預算,於年初進行淤積檢查及清淤招標作業,並在汛期前全面檢查下水道。如發現淤積深度超過箱涵內部深度的10%,即刻派工清淤。統計顯示,113年已完成134公里的雨水下水道清淤,114年1月至9月則已完成92.3公里。為提升維護效率,水利局開發了雨水下水道GIS圖資系統,並運用巡察機器車等技術,實現對下水道內部狀況的有效監控,避免職業安全事故,確保下水道暢通,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
在極端氣候下,本年度經歷了丹娜絲颱風和西南氣流0802豪雨的考驗。對此,黃市長要求水利局以謹慎態度面對防汛工作,秉持「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應對短時強降雨的氣候挑戰,全力以赴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