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參加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勇奪多項獎牌表現亮眼

元智大學團隊參加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嶄露豐碩成果,圖為獲獎師生合影。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元智大學團隊參加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嶄露豐碩成果,今年6件專利技術作品參賽,奪得1座鉑金獎、2面金牌及1面銀牌,成績表現亮眼。

元智大學電機系邱天隆教授發明專利「含芘基團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獲得鉑金獎殊榮。邱天隆表示,超三重態三重態激子融合螢光放光機制(Hyper-TTF)發光機制為本實驗室所獨創之螢光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之機制,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優良的螢光量子效應與熱穩定性之含芘基團之有機電激發光材料以及其作為TTL層之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具有優良的螢光量子效應與熱穩定性。

電機系鄧俊宏教授提出「波束成型訊號的數位預失真處理系統」之專利,獲得金牌殊榮。鄧俊宏說,本發明使得 DPD 技術即使在大型的多陣列天線無線通訊環境中,也能夠藉由此技術來簡易地進行實現。另在較為寬頻的通訊情況下,使通訊系統之設計更為簡化,並隨之令運算量及成本有所降低,增加整體系統活用度。結合實測平台驗證,本發明可實現陣列天線指向與抑制放大器非線性之優異性能,證實本研究有實用性之價值,為本發明技術最大的亮點。

機械系李其源教授「氣流感測器」之專利獲得金牌殊榮。李其源指出,本氣流感測器利用中心加熱元件與環繞式感測線路,形成惠斯通電橋架構,能因應氣流改變造成的熱分布差異,精準輸出方向訊號。藉由漸變線寬與非對稱加熱設計,提升靈敏度與熱源穩定性。相較於傳統單點式熱敏電阻,本專利技術在結構上更簡單、製程成熟且成本可控,同時可製作於柔性基板,具延展與彎曲能力,方便嵌入多樣化產品。整體特性兼具高靈敏度、低功耗與易整合,展現良好應用潛力與商品化價值。

電機系林明義教授提出「互動學習系統及運作方法」獲銀牌殊榮。林明義說,iPABan robot是一款專為2至10歲兒童設計的智能教育與陪伴機器人,該系統利用先進AI技術,結合語音識別、虛擬觸摸與多模態互動,為孩子提供一個沉浸式的學習與遊戲環境。
元智大學研發長魏毓宏表示,元智大學近年積極擴散研發能量至產業界,除鼓勵師生團隊創新研發,亦推動實務教學及國際技術認證,輔導鄰近工業區提升產學研鏈結合作平台,建立更完善之人才培育體系。(圖:元智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