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責任政治民調出爐 跨黨派74%認為中央地方應負責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0)日公布「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水患成災與責任政治」民調結果。調查顯示,民眾對花蓮縣政府與中央政府的救災表現評價呈現明顯落差,而災後遲無官員負責的現象,已引發跨黨派強烈質疑。
根據這項於10月13至15日進行的全國性民調,針對花蓮縣政府防災與救災表現,25.3%民眾表示滿意,53.8%不滿意。值得注意的是,非常滿意者僅4.5%,非常不滿意則高達26.1%。調查發現,這種不滿意是全面性的,橫跨各年齡層、教育程度及政黨傾向,即便是民進黨支持者也有82%表達不滿。
相較之下,中央政府的表現獲得較多肯定。45.9%民眾滿意賴清德政府的防災救災工作,42.2%不滿意。不過進一步分析顯示,25至64歲民眾多數不滿意中央表現,高教育程度者不滿意比例也較高,顯示民意仍存在分歧。
最受關注的是責任歸屬問題。調查詢問「光復嚴重水災發生後,迄今中央或地方政府皆無人承擔責任,是否符合責任政治原理」,高達73.9%民眾認為不符合,僅7.1%認為符合。這項看法跨越政黨界線,民進黨支持者中有72%、國民黨支持者80%、民眾黨支持者91%都認為違反責任政治原理。
台灣民意基金會指出,花蓮水患造成慘重生命財產損失,中央與地方政府遲遲無人出面負責,明顯違反民主責任政治倫理,已形成跨性別、年齡、教育、職業及全國各地的普遍共識,達到「舉國譁然」的程度。
本次調查於10月13至15日進行,以全國20歲以上成年人為對象,採用市話與手機雙底冊隨機抽樣(市話70%、手機30%),共完成有效樣本1070人(市話750人、手機320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正負3個百分點。
(圖表皆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