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社會局舉辦「寄養家庭授證暨表揚活動」

圖/社會局長蔡宛芬致贈感謝獎座予服務25年寄養家庭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今(18)日舉辦「寄養家庭授證暨表揚活動」,副市長李懷仁出席感謝寄養家庭辛勞付出、無私奉獻,讓遭受家暴、疏忽或無依的孩子們擁有家的愛與溫暖,截至114年8月底高雄市寄養家庭共188戶,其中39戶資深寄養家庭接受表揚,希望號召更多市民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

劉生永及李春夫婦擔任寄養家庭20年,陸續照顧過11名包括唐氏症、發展遲緩、過動、身心障礙等多元議題的寄養童,在照顧歷程中深刻體會到每個寄養童各有自己的特質,夫妻攜手共同挑戰困難,成為彼此的最佳盟友。在卸下寄養重責前的最後一位寄養童小恩,更是花費了夫妻倆許多的心力,引導合適的情緒表達方式,透過不斷學習及調整照顧方法,看著寄養童成長與進步,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鼓舞與安慰。然而,在體力和年紀的考量下將要從寄養服務這個大家庭榮退,雖然很不捨,但深深祝福每個寄養童平安健康長大。
圖/高雄市寄養家庭用愛一起「寄」住幸福
方勝弘及賴淑玲夫婦兩人自109年起正式成為寄養家庭,至今已照顧過3名寄養童。曾經方先生對於寄養童的創傷反應、破壞行為難以理解,曾想要打退堂鼓,卻在目前照顧的手足來到方家後有了截然不同的轉變,方先生逐漸能夠理解寄養童的成長背景、情緒行為的成因,更能夠溫和耐心的包容與陪伴,成為方太太的得力助手,現在即便面對寄養童的情緒風暴,方先生也能與方太太一樣堅持不放棄。如同方太太所言,寄養童所展現的情緒行為樣態,不是叛逆,而是種無聲的求救。在這一千八百多的日子裡,有歡笑也有淚水,方先生、方太太一同用愛,澆灌著寄養童茁壯成長。

姜秀娥憶起擔任寄養家庭一轉眼也5年了,帶過3到4名寄養少女,寄養媽媽和青少女相處很多時候是要與學習與孩子對話,透過愛心與耐心,同時也加入正向與熱情。記得有個大女孩,已經國中一年級了,但是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加強,寄養媽媽帶著她學會了煮菜、打掃、整理等,心理層面部分,從認識自己、認識寄養家庭,進而了解社區,增加了孩子對於自己的認同感;看到孩子們的學習跟成長,讓寄養媽媽堅定自己要讓這份“溫暖的愛”繼續前進的決心。

副市長李懷仁表示,愛與關懷具有改變生命的力量,感謝寄養家庭無私的付出與陪伴,讓原生家庭遭遇困境的孩子能在安全、溫暖的環境中重新成長茁壯。他強調,寄養家庭是市府社會局的重要夥伴,明年度有181戶寄養家庭與市府齊心守護孩子的未來。目前高雄市寄養家庭服務委由家庭扶助基金會北高雄、南高雄家扶中心及燭光協會三個單位共同承辦,市府誠摯邀請更多市民朋友加入寄養家庭行列,讓愛心持續傳承,為孩子打造更堅實的支持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