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AI新世代 培育孩子成為AI時代「領航者」南市親師「協作與共學」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面對人人都關心的AI世代與數位浪潮,臺南市教育局10月18日在尖山埤渡假村會議中心辦理「面對AI世代與數位浪潮,親子如何協作與共學?」親職教育講座,邀請家長和老師們一起來了解,學校透過「數位融入課中差異化教學暨社會情緒管理」課程設計,如何幫助孩子用更聰明、更有策略的方式自主學習成長。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近年來不斷投入充裕的教育資源,積極推動校園數位基礎建設,如「生生用平板」、「班班有網路」政策皆已逐步落實。面對AI浪潮,親師不應被恐懼所束縛。與其讓孩子擔心被AI取代,不如把握機會,讓他們成為AI時代的「原住民」,學會與智慧機器「協作共舞」。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教育以「扎根基礎迎向未來」為願景,聚焦於智慧科技力與基本學力的強化。AI世代的教育策略是擁抱變化,核心在於賦予學生技術的主體性,而非使其成為科技的奴隸。為此,教育局透過推動「課中差異化適性教學」,確保學生的基本學力在課堂中獲得有效的關注與提升,並將學校正在推動的「社會情緒管理」和新課綱內涵,系統性地延伸至家庭教育,期盼透過親師的專業協力,使學生具備在AI世界中發光發熱的情感智慧與創造力。
活動由教育部國教署指導,臺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並獲得臺南市家長會聯合會等多個家長團體協辦,共同提升教育品質。講座首先由心理師陳燕錚開講,陳心理師為專業諮商心理師,專長於社會情緒倫理學習(SEE Learning)領域。她傳授家長如何在數位干擾下,建立與孩子間的情感連結與信任,以及如何運用「讓孩子感覺被看見、被理解」的溝通技巧,協助家長化解親子衝突,並透過 SEE Learning 的核心精神,即培養自我的修復力、透過同理與互相幫助的練習,感受共好的樂趣與幸福,進一步透過系統思考覺察與他人、與世界相互依存的關係,讓孩子在多變的未來中,仍能保有愛與熱情,培養出面對挑戰的內在力量和情緒復原力。
接著由山上國小校長蘇耿義,從教育現場的角度,為家長解析數位時代的學習趨勢,引導親師運用科技促進學生的創新學習。蘇校長同時親自擔任因材網操作講師,指導家長如何協助孩子使用因材網進行學習。透過校長的親身示範,不僅讓家長更熟悉平臺功能,也強化家庭支持系統,使孩子在課後能獲得持續的學習陪伴。這不僅展現學校積極落實教育政策的用心,更成為家校合作推動數位學習的典範。
教育局表示,面對AI趨勢,當AI已能回答所有知識性問題時,老師若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被時代淘汰。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將是未來教師能持續引領學生的關鍵。教學現場應從「設計課程」改變,採取「以終為始」的思維模式,讓孩子能真正理解並善用知識,而非僅是教完章節。教育局期盼,透過親師協力,能讓臺南的孩子在未來無論身處何種科技洪流,都能成為帶著溫度、具備愛與智慧的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