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大舉辦「第一科大三十週年紀念活動」 校友齊聚共植「三拾三蒔」風鈴木園區 續寫高科新頁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簡稱高科大)於10月18日舉辦「第一科大三十週年紀念活動」,適逢高科大合校後八週年校慶,也是原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簡稱第一科大)創校三十週年。為紀念第一科大三十年的辦學成果與校友情誼,本次活動由原第一科大校友會譚本榮理事長及高科大EMBA菁英交流協會黃培倫會長共同發起並贊助,邀請歷任校長、退休師長、在校教職員及校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母校三十年的榮耀傳承。
活動當日上午於第一校區行政大樓東側廣場舉行「三拾三蒔」風鈴木園區揭牌暨植樹儀式,由高科大楊慶煜校長、第一科大創校校長谷家恆、前校長陳振遠、高科大校友總會朱溥霖總會長及歷任理事長、副校長、院長、系主任、系友會長等共同植下三十棵紅花風鈴木。風鈴木象徵「希望」與「珍惜當下」,園區以三十棵風鈴木為起點,寓意第一校區三十年的耕耘與成長。「三拾三蒔」結合「三十週年」與「蒔」的播種之意,象徵珍視過去、播種未來,展現高科大延續教育精神與永續發展的決心。
楊慶煜校長致詞時表示,第一校區自創校以來,始終秉持「敬業、樂群、卓越、創新」校訓,培育無數優秀人才,為國家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回顧三十年前,為回應亞太營運中心的人才需求,於1993年成立「國立高雄技術學院」籌備處,並於1995年正式創校為「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2018年第一科大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合併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產學合作與研究能量自此大幅提升,學生人數更躍居全台科技大學之首。楊校長強調,今日高科大的榮耀,正是歷屆師長與校友無私奉獻的成果,期盼大家持續攜手,延續高科的榮光與精神。
活動發起人譚本榮理事長表示,能在母校三十週年之際參與「三拾三蒔」風鈴木園區的規劃與啟用,深感榮幸與感動。他提到,母校長年致力於培育優秀人才,奠定校友在職場與人生的堅實基礎。此次捐植三十棵風鈴木,不僅象徵母校三十年的成長與傳承,也代表校友對母校的感恩與祝福。「三拾三蒔」寓意「三十而立、持續耕耘」,期盼成為高科人共同的精神象徵與校園新地標。譚理事長並特別委請植享家負責人張月圓校友設計手作擴香石,以校園泥土與鴴池風光製成,贈予與會師長與校友,獻上誠摯感謝與祝福。
為回顧第一科大的辦學歷程,學校特別舉辦「珍視第一:第一30週年回顧展」,自10月18日至12月31日在第一校區圖書資訊館二樓展出。展覽以「第一30・璀璨依舊 續寫高科」為主題,規劃文物展區、影像紀錄牆及打卡區,展出歷年師生活動、重要事件與珍貴文物,完整呈現三十年來的發展軌跡與教育成果。
中午校友回娘家午宴於學生活動中心體育館舉行,逾千位師長與校友共襄盛舉,百桌辦桌菜象徵團圓與喜悅。活動以歷任校長及校友總會長(理事長)帶領的創意動物派對進場揭開序幕,接續由學弟妹演出熱力十足的啦啦舞表演,喚起校友們對當年校慶盛況的美好回憶。現場並舉辦愛心捐款活動,校友與EMBA學長姐熱心響應,紛紛以行動支持教育助學;同時,本校南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主任陳政任特聘教授(前副校長)亦捐助計畫結餘款100萬元,讓本次募款總金額達200萬元。所有善款將全數作為經濟不利學生之獎助學金,充分展現高科人「取之於社會、回饋於教育」的精神。
壓軸登場的「民歌經典金曲演唱會」於外語學院飛碟廳熱鬧開唱,今年亦適逢EMBA成立十週年,由EMBA蘇泰平學長贊助、李慶章主任策劃,並邀請港都電台安排多位新生代實力歌手演唱七、八〇年代經典歌曲,以嶄新詮釋唱出青春記憶。現場歌聲與掌聲交織,氣氛溫馨動人,為整日的慶祝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第一科大三十週年紀念活動在師生與校友的熱情參與下圓滿落幕。三十年的榮耀與傳承,早已融入高科大合校八年來的發展歷程之中,成為校園文化與教育精神的重要基石。高科大將持續秉持「承先啟後、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開創嶄新篇章,讓教育的光芒綿延閃耀,續寫高科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