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視設系參與《城垣・藝境》聯展 以藝術實踐重現府城三百年風華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師生團隊參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花苼米藝術設計短期補習班辦理《城垣・藝境》府城美術創作校系聯展,以藝術教育與社會實踐呼應「府城城垣三○○年」系列活動。114年10月12日開幕茶會嘉賓雲集,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臨觀展,關心本市藝術教育發展;國立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與藝術學院院長高實珩亦出席活動,肯定學生的創作成果與展出表現。

此次臺南大學視設系以「ART & DESIGN」為主題展出共34件學生作品,涵蓋水墨、西畫、版畫、雕塑、平面設計、電腦繪圖、攝影與動畫等多樣媒材。作品取材自城市地景、文化記憶與個人觀察,展現學生兼具藝術思維與設計創意的表現力。展區整體風格兼具學術性與創新性,突顯南大在藝術教育上的深厚底蘊與培育能量。

另一展區則展出視設系李香蓮主任率領團隊推動的多項社會實踐成果,包含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青銀搖滾力、高教深耕計畫「數位探秘、童趣探索」,以及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府城三百・城門藝動誌」。

其中「青銀搖滾力」以「青銀共學、共創、共藝」為理念,推動社區美感教育與設計行動,活化臺南市中西區銀同社區,並深入嘉義縣義竹鄉。今年更與義竹國中美術班合作創作公仔雕塑,學生從地方故事汲取靈感,結合設計思考與手作實踐,每件作品皆設有NFC感應導覽,讓觀眾能即時聆聽創作故事,使藝術不僅「被看見」,更能「被聽見」。

「數位探秘、童趣探索」計畫則是以「科技×文化共融」為核心,運用動畫與VR互動技術協助學生認識古蹟脈絡,並以數位故事地圖與互動展頁整合呈現成果,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扮演「小小策展人」角色,從動手做與口語表達中深化對文化資產的理解與歸屬感。

「府城三百・城門藝動誌」計畫則帶領學童實地走讀臺南的東、西、南、北四大城門,透過速寫與故事創作轉化為AR動畫與互動明信片。觀眾只需掃描作品,即可欣賞「會動的城門故事」,體驗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獨特魅力。

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此次參展,不僅展現學生多元創作成果,更體現師生以藝術行動回應地方歷史、社區情感與教育使命。未來,南大將持續以藝術與設計為橋樑,深化與地方的連結,培育兼具人文關懷與創新實踐能力的青年人才,讓藝術成為連結社區、啟發社會的新動能。

展覽時間自10月9日至10月26日,每日上午11時至晚間9時30分(10月26日展至18時止),地點為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6樓C區文化館,邀請民眾前往欣賞,共同感受府城三百年的文化韻致與藝術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