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客委會「2025高雄粄條節」 創意米食DIY體驗吸引千人朝聖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由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辦的「2025高雄粄條節」,於10月11日、12日在美濃文創中心開庄廣場盛大登場。本屆活動以「粄食記憶」為主題,結合六款跨國界風味的創意粄條免費品嚐、米食DIY體驗、特色市集及客語互動闖關等豐富內容,將客家米食文化轉化為全民共享的美食盛典,開幕首日即吸引逾千名遊客熱情參與。

開幕儀式上,客家委員會邱星崴副主委、柯志恩立委、林義迪議員、高市府客委會楊瑞霞主委、謝鶴琳區長及在地里長等貴賓化身「一日主廚」,與總舖師阿奇師攜手製作創意料理「粄條石榴包」。該料理以粄條為外皮,包入蘿蔔乾、油蔥酥等美濃在地食材,並以野蓮點綴,象徵客家飲食在創新與傳統之間的完美平衡。

活動現場舞台區邀請在地客家社團、薩克斯風樂手、魔術小丑、客家八音及現代樂團輪番演出,並規劃30攤特色市集與多樣米食DIY體驗,包括客家麻糬、粄條壽司、花生豆腐、粄條千層蛋糕等項目,讓民眾親手體驗「做粄食」的傳統樂趣。

最受矚目的「面帕粄奇風味」區,由美濃在地社區與素人巧手共同製作六款各具特色的粄條,包括彩蔬油蔥粄條、愛玉沙拉粄條、滇味香料粄條、湖南剁椒粄條、義式肉醬粄條及泰式風味粄條,免費限時限量供民眾品嚐,展現中西交融的創意巧思,顛覆大眾對傳統粄條的既定印象。

除兩日現場活動外,高市府客委會亦攜手20家在地店家推出「粄條美食地圖」,自10月11日至11月11日為期一個月,民眾持折價券至合作店家消費,即可享有限定優惠或粄條套餐。活動更貼心設計「客語菜單」,讓民眾在點餐同時,也能輕鬆學習客語。

客家委員會邱星崴副主委表示,客家文化多元且富有趣味,雖然粄條深受各地民眾喜愛,但南北口味卻大不相同。各地會依循在地文化與食材特性,不斷研發獨特的粄條風味,讓粄條不僅傳承傳統,更能隨時代創新發展。

高市府客委會楊瑞霞主委指出,粄條不只是一種食物,更是家的味道。她回憶兒時家家戶戶忙著做粄,鄰里交工互助、串門子的熱鬧景象,那份溫暖是心中最深刻的記憶。粄條節不僅是美食饗宴,更是結合社區、店家與遊客的文化嘉年華,希望將這份濃濃人情味分享給所有來訪美濃的朋友,讓客家米食文化在當代生活中持續發光發熱,也讓更多人親近客語、走進客庄。

「2025高雄粄條節」將持續兩天,歡迎全國民眾把握國慶假期走進客庄,品味經典與創意交織的粄食魅力,為連假行程留下最香甜的粄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