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人力不足 議員促整合資源協助重症學童就學

【很角色時報蘇武智/高雄報導】高雄市缺乏專門照護重症學生的重點學校及專案護理師制度,鑑定安置流程亦未充分整合醫療專業評估,高市議會舉辦「高雄市重症失能學童就學困境」公聽會,由陳慧文、邱俊憲、湯詠瑜議員共同主持,會中指出專案護理師和校護職代薪資過低,且人力不足,還有交通車有待滿足重症學童常態性的就學需求。
陳慧文議員表示,高雄市目前特教系統資源配置不足,有個案學校僅配有一名護理師服務全校一百多名學生,無法即時滿足高醫療需求學童的照護,使得家長必須長期陪讀以確保孩子安全,造成身心俱疲及家庭經濟巨大壓力,希望公聽會針對鑑定安置的醫療整合、校園照護人力的配置、交通接送的權責及跨局處協調的機制等問題進行討論。
台大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表示,重症孩童到校的照顧,全國沒有一致的標準,往往是家長和學校溝通與折衝,事實上這需要專業團隊的協助。校園內的健康安全議題也很重要,針對重症孩童的緊急處理的流程和制度仍不夠完善,還有急救措施、方法和設施也需強化。在開學前,家長、學校和醫師等應先開協調會議,讓學校在照顧上有所調整。
高市府教育局特教科表示,今年9月30日員額評審小組審議通過聘請兩名專案護理師分別提供予高雄和成功兩所特殊教育學校。另每學年教育局邀集至少召開一次「特殊教育行政支援聯繫會報」,協調特殊教育相關業務。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特殊教育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耿蓉認為,重症孩童的安置流程不該由教育體系主導,應該由相關專家來參與。對於專案護理師也應該給付至一般護理師的薪資,否則找不到人力,學校和家長所有努力都歸零。
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楊怡雯表示,僅聘請一位專案護理師,若重症孩童同時身體有異樣時,將無法同時處理,再者校護職代跟在一般學校的薪資一樣,所以往往代理意願低落。另目前四所特教學校都在市區,對於偏鄉到學校就讀的重症孩童,成功並無校車可抵達。
高雄市立高雄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陸奕身則指出,關於平調的校護,在新的校護還未到來之前會有人力真空的情形,有待解決。
高雄市立仁武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戴官宇則表示,抽痰屬於護理人員的業務範圍,是侵入性醫療行為,但面臨人力不足時,不該強迫老師跨越法律的界線去處理。
高雄市立楠梓特殊學校校長黃國書,重症的孩童到學校往往醫療照顧的需求大於學習的需求,因此需要整合相關專業團隊如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進入學校。
湯詠瑜議員表示,收重症的特殊學校需要多一名專案護理師或助理教師,關於校護職代的問題是否可考慮從市立醫院調度有呼吸治療專業的護理師去支援,教師如果需執行一些重症照顧需要主管機關給予專業的指引。
陳慧文議員認為應建立一個由教育、衛生、社會、交通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常態性協調平台,並賦予其足夠的權限與功能,以有效解決重症特教學生在就學、醫療、交通、輔具與家庭支持上的跨領域問題,避免資源重複或缺漏,並確保政策與實務間的有效連結,並且滾動式討論資源與修正,給予家庭協助。
邱俊憲議員針對特殊學校的護理師薪資太低,校護職代薪資也是如此,將向市府爭取經費的合理分配,對於這些重症學童未來進入到高中職,從小學到高中職長時間的校園生活,跨局處應建立立即且有效的機制回饋家長需求。
高市議會舉辦「高雄市重症失能學童就學困境」公聽會。(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