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砲轟建設失衡,車禍死亡率全國最高引關注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台南市議會今進行交通局、消防局工作報告,國民黨團聚焦財政與交通規劃議題,質疑市府公共債務舉債額度雖達 1300 億元,但軌道建設地方配合款高達 1156 億元,憂成「錢坑」,恐影響「大巨蛋」等建設,且溪北地區發展邊緣化,鄉親嘆「同市不同命」。
蔡育輝指出,溪北無捷運、鐵路地下化等建設,多為保育與農業區;溪南則有捷運藍、紅、綠線及仁德鐵路立體化規劃,總費近 7000 億元,地方需負 1156 億元。他質疑軌道建設未考量物價與中央補助,已花 4 億元規劃費,憂擠壓其他建設,並建議給溪北民眾 U-BIKE 免費福利。
林美燕質詢行人穿越道規劃失當,部分盡頭「撞壁」、需越障,議會前穿越道設計讓使用者拐彎穿槽化線,對用路者危險。盧崑福反對取消兩段式左轉待轉區,指市民已養成習慣,且新推汽車好轉政策致機車、汽車爭道,健康路至夏林路段險象環生,台南市車禍死亡率居高不下。
蔡淑惠質疑健康路左轉車道規劃,指劃設後減少停車格,影響店家生意,且她先前爭取的金華路停車格變警用車位。王家貞怒批交通建設宣傳「凸顯特定人、否定他人」,質疑民進黨否定國民黨提出的福利。林燕祝則秀出 114 年 1-8 月警察局提報的 1000 件不合理道路工程,指台南市車禍死亡人數全國最高,要求交通局與警局橫向聯繫,儘速改善。
台南市議會此次質詢暴露城市發展與交通治理的多重矛盾。軌道建設鉅額投入與有限舉債空間的衝突、溪南北發展失衡,反映資源分配需更均衡;行人穿越道、車道規劃爭議及高車禍死亡率,則顯示交通治理細節待優化。地方建設需兼顧長遠規劃與即時民生,若忽視城鄉平衡與民眾實際需求,恐加劇民怨。市府應正視質疑,建立更透明的決策機制,確保建設資源用在刀刃上,同時完善交通設施,保障用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