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力從農業場域開始 永續農遊企業媒合會點燃ESG合作新火花


▲永續農遊場域與企業媒合持續推廣中臺灣促成農村與企業攜手實踐永續發展。(圖/中衛發展中心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從東勢山林到雲林漁村,從茶園飄香到巧克力莊園,台灣農業場域正以嶄新姿態走向永續發展的舞台!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於10/1日舉辦「永續農遊企業媒合會」,集結中、西部地區十餘家特色農遊場域與關注 ESG 的企業代表,延續台北與台南場的熱烈成果,至今已累計促成20家農遊場域與53家企業參與,吸引超過124人次到場交流,透過面對面深度交流,展現農村與企業攜手共創永續未來的行動力。


▲中部企業參與永續農遊媒合活動。(圖/中衛發展中心提供)

在全球永續發展浪潮下,企業如何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ESG)落實於營運,已成為重要課題。今日以「從想像到行動」為核心精神,讓企業能在現場直接接觸適合的農遊場域,無論是規劃員工旅遊、家庭日、志工活動,或是採購伴手禮與推動綠色採購,都能在現場交流中激盪出更多具體合作可能。媒合會現場匯聚多家特色農遊單位,包括:苗栗巧克力雲莊休閒農場、臺中市東勢區軟埤坑休閒產業發展協會、東勢林場遊樂區、薰衣草森林、彰化八號曲辰工作室、豐園羊牧場、花樹銀行、南投勇春農家、HUGOSUM和菓森林紅茶莊園、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林內教芋部、晁陽綠能休閒農場、高雄同學農場等。各場域展現其在永續農遊、食農教育、生態保育與社區共好的努力,現場不僅有農產品與永續遊程的介紹,更透過面對面對話,讓企業了解如何將永續理念化為實際行動。

農村水保署指出,為引導各農遊場域結合環境保護、社區共好、綠色經濟及在地食材等面向,發展具有在地特色與低碳永續的創新旅遊模式,自114年開始推動「永續農遊精進計畫」,今年更特別辦理「永續農遊增能工作坊」,以「永續資源盤點」、「服務藍圖設計」、「多元收益商業模式」、「成果展現」及「經驗交流」五大學習主軸,循序漸進地協助業者強化永續核心競爭力。

農村水保署強調,農村不僅是農產品的產地,更是文化承載與永續實踐的關鍵場域。永續農遊既是旅遊趨勢,也是推動農村經濟轉型的重要策略,亦為企業落實社會責任與 ESG 提供強而有力的平台。未來,農村水保署將持續深化全台農遊場域輔導,串聯企業資源,推動更多合作模式,讓農村社區成為企業永續策略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農村水保署誠摯邀請全國企業共同加入,將農遊納入 ESG 策略,攜手構築政府、企業與農村三方共贏的永續生態系,為台灣農村開創嶄新契機,並為國家永續發展目標注入新動能。更多在地農村遊程與特色資訊,盡在「農業易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