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綠能停車新地標!中市中賓立體停車場BOT案9/30動土

【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推動「中賓立體停車場BOT案」,9/30舉行動土祈福典禮。市府交通局表示,中賓立體停車場鄰近中國醫藥大學、中友百貨及一中商圈等人潮密集熱點,長年停車需求高,更是崇德殯儀館未來改建的前置配套工程,預計明年10月開始試營運,將提供401席汽車位及375席機車位,並設置32座電動車快充樁與附屬商店,兼顧停車供給、綠能環境及城市夜間安全。

 

葉昭甫指出,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停車問題,6年多來已投入百億元經費興建40多座停車場,持續推動台中市立體停車場的BOT、OT案等促參案,透過民間專業與資金挹注,加速公共設施建設。

 

9/30動土的「中賓立體停車場BOT案」,是北區重要停車場新建計畫、也負有崇德殯儀館改建的前置配套工程任務;市府規劃先完成停車空間,後續再啟動殯儀館新館工程,讓市民往來祭祀、就醫與商圈活動停車更便利,實現交通機能與都市更新的整體願景。

 

交通局表示,中賓立體停車場基地位於北區五義街、錦新街、五順街與育才北路間,四面鄰接醫療院所、學區及商圈,停車需求多。新建工程採地上4層、地下1層規劃,除滿足停車需求外,依招商條件要求,將納入多項政策需求,包括預留車格的電動車充電管線,至少設置30座快充樁;並附設快充站小型店鋪,提升便利性與沿街亮度,成為友善電動車的城市。

 

交通局指出,中賓立體停車場是市民期待的北區重大交通建設,局方重視都市設計與綠美化,特別把基地四側退縮6至8公尺,採鏤空式透光設計並設置綠美化牆面,頂樓規劃空中花園及公共綠化空間。

 

此外,停車場動線特別在頂樓與地上層預留空橋銜接空間,未來崇德殯儀館新館及中國醫大可設置空橋銜接停車場,利於人潮疏散及場域整合。

 

「中賓立體停車場設置無障礙設施,還能發揮防災功能」,葉昭甫提到,中賓立體停車場與財團法人中國醫藥大學攜手啟動BOT案,結合中國醫大的醫療資源,在緊急情況下可作為避難處所與臨時醫護站、提升城市韌性;停車場不僅是靜態設施,更是融合交通、休憩與公益的公共場域,建築將透過綠化與智慧化規劃,打造環境友善、以人為本的城市停車空間。

 

葉昭甫說明,中賓立體停車場也會導入智能停車系統,預計明年10月試營運,契約許可年期50年;未來完工後,將有效紓解北區醫院、校園、商圈及殯儀館周邊停車壓力,為市民提供智慧、便利的停車服務,打造台中成為「智慧、低碳、綠能」的幸福城市。

 

9/30動土祈福典禮,由九天民俗技藝團超群鼓藝磅礡揭序,包括市議員陳政顯、陳俞融、陳文政,葉昭甫、生命禮儀管理處長柯宏黛、北區公所主任秘書楊政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中國醫大校院務發展委員會執行長鄭隆賓均參與;立委黃健豪服務處代表及多位里長也出席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