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附中勇奪第二名 GLS2025國際科學競賽
【NEWS586/記者張良舜埔里報導】國立暨大附中駱奕帆老師與埔里國中白振昌老師,指導學生吳閔安、白芸千以作品「不對稱上反角與滑翔機滯空時間之研究」,參加第65屆全國中小學科展第三區比賽榮獲物理與天文學科高級中等學校組「特優」,並遠赴新加坡參加「Global Link Singapore 2025(GLS2025)國際科學競賽」榮獲Basic Science第二名佳績。
「不對稱上反角與滑翔機滯空時間之研究」研究起源於吳閔安、白芸千兩位同學就讀埔里國中時期參加手擲機校隊培訓,在比賽中發現不對稱機翼具有更佳的滯空表現,進一步引發對飛行結構的探究。多年累積訓練經驗下,參加2024年全國自由飛行比賽奪得第一、二名,在高中階段以自我探索為起點,嘗試突破傳統「對稱設計最佳」的觀念,展開系統性研究。研究過程強調科學探究不必依賴昂貴設備,而能以簡單工具落實,並研究設計11種不同上反角配置的滑翔機模型,配合自製手擲機、發射器,在校園中進行數百次投擲實驗,並結合理論公式推導與文獻查閱,比對實驗數據與理論模型,以科學方法驗證相關性。結果顯示,適度的不對稱上反角能產生合宜滾轉力矩,不僅延長滯空時間,也提升飛行穩定性,並獲得理論支持。
參賽同學白芸千提到:「我很開心能跟隊友一起參加科展比賽,我擅長的是手擲機相關競賽,延伸到專題製作已經是另一個層次與挑戰,雖然不是我擅長的領域,但還是克服困難努力的完成任務了」;吳閔安同學表示:「特別感謝老師的指導和隊友的幫忙,希望這份研究能讓更多人對科學產生新的想法,誰知道呢?也許下一個big idea,就會從一架滑翔機和一點點好奇心開始。」
指導老師駱奕帆老師與埔里國中白振昌老師表示,「不對稱上反角與滑翔機滯空時間之研究」成果除挑戰傳統設計觀點,也展現低成本、高效益的科學探究模式,未來應用可延伸至滑翔傘與風箏設計,更能作為無人機在低電力或故障狀態下的優化方案,透過不對稱上反角延長滯空與控制時間,爭取安全處置的契機。這份作品體現了從發現到研究再到創新的完整歷程,也為飛行科學提供新的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