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陳定鴻個展《美夢成真》 台中大墩文化中心登場

(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雕塑藝術家陳定鴻睽違25年,再度於台中大墩文化中心舉辦個展《美夢成真》,展期自9月6日至24日,並今(7)日下午舉行開幕式,由金曲獎第一屆重唱得主「知己二重唱」曾寶明,以自彈自唱擔任開場嘉賓,展覽邀請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雕塑家黃映蒲、華巍藝術總監賴慕芬與大明高中校長陳鵬松等嘉賓蒞臨致詞,並將於9月13、14日下午3時安排兩場現場導覽,帶領觀眾深入理解創作心境。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美夢成真」共展出40餘件雕塑作品,呈現陳定鴻在藝術道路上的全面探索。從早期的寫實、抽象與半抽象,到近年來多重材料的拼貼、3D掃描與列印,作品中還結合彩色印刷、烤漆與電渡工藝,甚至融入卡漫形態的變形。多元風格交織出豐富的視覺景觀,展場宛如雕塑語言的實驗場,讓觀眾在不同材質與造型的轉換中,感受到藝術家的不懈追尋。

陳定鴻1962年出生於彰化埔心鄉,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畢業後,曾於臺中大明高中美工科任教。早年創作深受英國現代雕塑大師亨利.摩爾影響,擅長以簡約線條描繪人體,作品常融入親情、愛情與內在情感,部分系列甚至將女性姿態化作山水般的意境,或保留油土原形肌理,逐步建立起獨特風格。1997年他獲頒「年度裝飾陶瓷傑出創作獎」,其後持續在全國美展與雕塑展中嶄露頭角。

1999年的921大地震,陳定鴻面對生命的無常,毅然辭去教職,專注雕塑創作。然而雕塑成本高昂,創作維生並不容易。2007年舉辦《談情塑愛》雕塑個展時,因經費不足無法完成銅雕鑄造,只能以FRP或石膏直塑代替。雖然充滿挑戰,但這段經歷反而讓他在材質上開拓更多可能,為後來多樣化的創作奠定基礎。

華巍藝術總監賴慕芬表示,陳定鴻2009年出任臺中市雕塑學會理事長,積極推動雕塑藝術的交流與發展。他逐漸在純藝術與市場需求之間摸索平衡,開始以隱喻與象徵手法,將藝術轉化為更貼近大眾的語言。2012年後,他陸續推出「年年有餘」、「天天幸福」、「平安如意」等作品,作品充滿吉祥、喜悅與祥和氛圍,廣受藏家喜愛,也成為他藝術轉型的重要標誌。除了大眾化的創作題材,他亦持續在形式上追求突破。尤其對於孩童與動物互動的描繪,作品展現純真、活潑的生命力。他認為:「純真是一種力量,唯有初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這份理念深刻影響了他的創作,讓雕塑不僅是藝術品,更像是一份情感的禮物,帶給觀眾正能量與希望。

陳定鴻指出,此次創作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古今雕塑語彙為基礎,探索寫實技法與抽象造形,並透過作品描繪內在情感與親情之美;第二階段則著重於社會情感連結,作品常結合孩童與動物形象,傳遞吉祥、祝福與喜慶;第三階段則走向卡漫式的誇張造型,以大頭小身、誇張表情與肢體語言,展現情緒的多樣變化,如《炸裂》、《笑到併軌》等,幽默而富張力。

與陳定鴻亦師亦友的雕塑家黃映蒲,本次開幕式亦到場致詞,多年來兩人互相砥礪,在雕塑藝術領域留下深厚情誼。陳定鴻說,對我而言,藝術創作是自我對藝術本質強烈的追尋與展現,是不斷找出新的美感的可能性與獨特性。它的過程雖複雜,但有時候最單純的靈動,反而能帶來最深刻的感動。」對他來說,雕塑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也是與世界的交流。

從教職到專職藝術家,從寫實到卡漫,從傳統到跨界,陳定鴻用作品映照出一位藝術家在現實與理想間不斷奮鬥、突破與堅持的心路歷程。「美夢成真」展覽,回顧創作軌跡的重要篇章,也見證藝術家陳定鴻的夢想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