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了個寂寞 民意怒潮下的內閣「小風吹」

image

大罷免落幕,民進黨嘗到慘痛挫敗,本應是民意震盪後的警鐘。社會期待府院痛定思痛,以內閣改組作為回應,展現政治誠意與施政新方向。然而,27日拍板的16項人事調整,許多人直呼「改了個寂寞」。賴總統日前釋放卓揆請辭獲慰留的風向,社會對內閣改組的期待已經少了一大半,如今端出的名單,一如各界預期,依然是小圈圈裡的「小風吹」。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失望表示,主導大罷免的官員安然無事,顯示賴清德與卓榮泰「毫無反省之心」。戰鬥藍領袖趙少康更痛批,這場改組根本「換湯不換藥」,無助於重建民心。他提醒,大罷免中,行政院長卓榮泰帶隊下鄉、部會首長齊上火線催票,顯見黨政不分。如今改組卻護住這批人,坐實外界質疑,史無前例的大罷免不僅是綠營側翼的動員,更是賴政府奪回國會席次的算計。

從名單細看,確實難以看出新氣象。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直言,行政院秘書長一職,由張惇涵接任,他雖以文宣能力見長,但行政歷練薄弱,顯示賴卓體制更重視輿論包裝,而非施政協調。這樣的安排,等於把秘書長降格為「化妝師」,不利於內閣政策推進。

經濟部長由龔明鑫接任,看似補強專業,但正如柯志恩所說,龔早有財經背景,若真重視專業,早在去年賴政府上台就應該安排他接掌經濟部,何須等到郭智輝風波不斷才「亡羊補牢」?況且當初說要讓龔協助行政院正副首長的財經專業,難道經過一年三個月,卓鄭兩人的財經已經變強?這一改組凸顯內閣人事並非長期規劃,而是臨時應急。

唯一普遍被認為亮眼的是30歲金牌國手李洋出任運動部長。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稱這是「唯一亮點」,但他也提醒,應該讓李洋有真正的發揮空間,而不是成為樣板人物。這句話道出許多民眾的憂慮,政府是否只是利用金牌光環,掩飾內閣缺乏改革意志?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核心決策圈絲毫未動。卓榮泰穩坐閣揆,林佳龍、劉世芳、洪申翰等大罷免時衝在第一線的閣員亦無調整。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日前就批評,賴清德依舊在「小圈圈用人」,是「不可能帶來任何實質改變」。換句話說,這次內閣改組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非真正的反省革新。

民調數字清楚顯示,賴政府的支持度一路探底,民眾對「施政優先」的呼聲高於一切。能源政策失衡、經濟困境加劇、少子化與醫療挑戰迫在眉睫,這些都不是一場小修小補的改組能解決的。

大罷免吞敗是一次清晰的警訊,若賴政府仍執迷於小圈圈思維、堅守鬥爭路線,內閣再怎麼大風吹,恐怕也吹不去民眾的疑慮與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