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將止血? 龔明鑫接棒經濟部的考驗

image

內閣改組終於啟動,最先中箭落馬的,毫不意外是爭議不斷的經濟部長郭智輝。這位部長上任不到一年失言連連,經濟部裡三位次長接連請辭,事件發展不無端倪。瞎做盲混一年多後,還是屢遭點名為「必須下台」的第一人。經濟部長換將不僅是人事調整,而是民怨倒逼下的止血手術。問題是,換上龔明鑫,真的能治本嗎?

龔明鑫的專業與經歷無庸置疑;輔大統計系畢業、台大經濟學碩士、臺北大學經濟學博士,主攻產業經濟學,產業關聯論與計量領域,經濟學專家林向愷教授與陳博志教授都是他的老師。龔明鑫從政前服務於台經院,從台經院副院長、經濟部次長、國發會主委到行政院秘書長,長年扮演民進黨的財經智囊。據了解,美國祭出32%對等關稅,是在他的建議之下政府才啟動「產業關懷之旅」。相比郭智輝由商轉政的驕慢與脫節,龔的即戰力與產業互動經驗,都要厚實許多。

但社會要問的是,龔明鑫能否真正扭轉困局,或只是「郭太爛」的反差效應?經濟部的挑戰不容小覷。首先,能源問題。823核三公投結果立見分曉,核能與綠能的拉鋸攸關國家競爭力與民生用電,龔若不能提出一條既能穩定供電又能符合減碳轉型的路徑,只會重蹈前任「空喊非核」卻缺乏解方的覆轍。第二,國際經貿。美中角力持續,台灣半導體與製造業正被關稅壓迫,龔是否有能力在國際談判中找回台灣的迴旋空間?第三,台電財務黑洞。長期補貼政策讓台電虧損擴大,電價調漲只是遲早問題。這三大挑戰,龔明鑫如何因應,其能耐恐怕才見真章。

除了給人財經幕僚印象,龔明鑫也被稱為「小英男孩」,是民進黨內刻意培養的財經接班人。針對賴政府上任之初的內閣布局,周玉蔻曾經盛讚龔明鑫任行政院秘書長是內閣最大亮點,認為賴政府將在半導體、AI等發展向前推進。一年三個月後檢視,顯然在卓內閣政黨對立的操作下,但憑龔明鑫一己之力,內閣根本無法有此發揮。如今小英男孩再被委以重任,是救火、止血,恐怕也難逃派系分贓之議。最重要的是,在藍綠對立加劇的情況下,龔若不能說服朝野,他的專業恐怕也會淪為政治口水的犧牲品。

至於張惇涵接任行政院秘書長,被形容「事無大小,使命必達」,高層寄望他強化橫向溝通,讓政策推得動、說得清。但這正凸顯賴政府的核心困境:政策常常不是專業不足,而是政治對立化。換人能解決結構性的政治失靈嗎?恐怕沒那麼簡單。

賴清德此刻需要的,不只是換將,而是換打法。如果經濟政策依舊停留在「喊口號、拖時間、怪對手」的老路,龔明鑫再專業,也將被困在泥淖。若核能爭議無解,若電價問題不處理,若關稅衝擊不化解,民意將不會只算在郭智輝的頭上,而會直接落到賴清德的總統責任上。

這場內閣改組,是賴政府自救的起點,還是掩蓋失敗的煙霧?龔明鑫能不能成為扭轉頹勢的助力,不在於他過去的經歷,而在於他能否在未來三個月交出答案。民眾要的不是「亮點」,而是能看見燈亮得更久、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