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來?醫生警告台灣人肥胖元凶是「隱形油脂」

image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營養調查結果,台灣人平均每日油脂攝取量達84克,遠超過建議量的50-60克。這個數字不僅超標,甚至比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過量情況更為嚴重。知名網紅醫師蒼藍鴿(本名吳其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提醒大眾,台灣人肥胖的真正原因並非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而是攝入過多油脂。

蒼藍鴿指出,外食族群更容易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油脂。常見的高油脂食物包括炸物、滷肉飯、精緻麵包糕點和手搖飲等。這些食物中的油脂往往是「隱形的」,消費者難以察覺實際攝入量。

醫師強調,脂肪是熱量密度最高的營養素,每克提供9大卡熱量,幾乎是碳水化合物的兩倍。因此,過量攝入油脂對體重控制的影響更為顯著。

針對減重策略,蒼藍鴿建議,不應只關注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更應該注意日常飲食中過量的油脂攝入。特別是要警惕飽和脂肪和精緻油的攝入量。他認為,想要有效減脂,應該優先從控制油脂攝入量開始,這才是真正明智的做法。

專家呼籲民眾提高對「隱形油」的警惕,在日常飲食中注意控制油脂攝入量。建議可以從選擇低油烹調方式、減少外食頻率、選擇較少油脂的食物等方面著手,以達到更好的體重控制效果。

此外,專家也提醒,雖然需要控制油脂攝入,但適量的優質油脂對人體健康仍然重要。建議民眾在日常飲食中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等,以平衡營養攝入。

總的來說,控制油脂攝入對於維持健康體重至關重要。民眾應該提高對日常飲食中「隱形油」的認識,合理控制油脂攝入量,同時保持均衡的營養攝入,才能更有效地管理體重,維護整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