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補助歷史老屋再生 打造社區新亮點

(記者林明佑/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昨(14)日於台中歷史老屋繼光工務所舉辦「114年度台中市歷史老屋再生補助(建物整修類)案例分享暨輔導會議」,台中歷史老屋修復再生再添整修完成案例。位於大甲「日南來心肉綠色餐食共生廚房」已完成整修,主理人鄭先生說明未來將規劃為「社區共生豬肉攤」,結合日南在地文化走讀與食農教育,串連地方社區資源,推廣在地文化活動,並以日南意象進行空間活化設計,打造社區共享、文化共榮的聚落新據點。

東海大學總務處承辦同仁分享其醫務室老屋整修工程,醫務室於1958年興建落成,由著名建築大師陳其寬主導設計,建築物已年久失修,此次修復重點不僅保留獨特建築文化價值,也提出後續活化運用規劃,讓空間兼具歷史尊重與現代功能延伸。北區篤行路的老屋「梅川製本所」由申請人返鄉青年周先生分享修復進度與後續規劃,該老屋保留呈現連棟住宅的樣式,修復活化後期望賦予老屋新生命。另外,大甲順天路老宅則由主理人俞小姐說明其修復初步構想,透過此次交流獲得更多建議與啟發,對後續修復工作更添信心。

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表示,透過案例分享與交流,與會者可以完整了解老屋從構想到後續利用的過程,期望能協助申請人在修復老屋的路上更加順利。同時,也能認識文化局在歷史老屋補助計畫中提供的資源與專業協助,並從各申請人的親身經驗中獲得寶貴啟發。

文化局指出,台中市自111年訂定「歷史老屋再生補助作業要點」以來,成功輔導媒合完成超過33件補助申請案,透過公私協力打造老屋活化示範亮點,拋磚引玉逐漸帶動民間參與歷史老屋活化風氣。補助類別包含「建物整修」、「文化經營」及「其他類」,採隨到隨審方式辦理,建物整修每案最高補助150萬元。透過補助計畫及專家委員輔導,鼓勵市民投入老屋保存與活化,讓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空間延續生命力、創造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