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雄家扶中心舉行【2025旗印有尼 文化共好日】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為了促進多元文化交流、文化體驗,一解新住民姐妹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南高雄家扶中心旗津服務處今(9)日下午於旗津漁港表演廣場盛大舉辦「2025旗印有尼 文化共好日」活動。此次活動以「文化共好、社區共融」為主軸,成功吸引超過300位包含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陸籍新住民朋友,以及在地居民、青少年與其它縣市民眾熱情參與,在豔陽下共創一場屬於多元文化的盛宴,也為社區注入一股嶄新的生命力。
此次活動特別融合印尼國慶的傳統趣味競賽與臺灣在地文化演出,不僅呈現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更藉由互動體驗強化居民間的認識與理解。活動由新住民姐妹身著華麗的蠟染服飾(Batik)熱情迎賓揭開序幕,並邀請所有貴賓一同上台切下象徵祝福的薑黃飯塔,宣告活動正式開始,接著登場的旗津區新住民服務據點姊妹演出,整場活動高潮迭起,歡笑不斷,展現社區共融的動人畫面。
活動內容豐富多元,特別設計了印尼傳統競賽如「穿針引線」(Lomba Benang Masuk Jarum)、「吃蝦餅比賽」(Lomba Makan Kerupuk)以及「一吸即中」(Lomba Minum Air)等遊戲,讓參與者不論年齡與背景皆能同樂,體驗異國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加油聲、笑聲此起彼落,充分展現出印尼國慶節慶的歡樂氛圍,也加深了居民對印尼文化的認識與好奇。


除了精彩的遊戲競賽,活動還邀請了多組表演團體共同演出,為現場觀眾帶來豐富的文化體驗。包括李庭莉峇里島文化工作室的傳統舞蹈、在地青少年Eyez on Stars舞團的活力四射K-POP表演、中洲國小學生展示臺灣傳統技藝「扯鈴」、以及旗津妹力舞團的在地舞蹈表演和店鳳舞團的精湛演出,文化交會的舞台上,不同背景的表演者齊聚一堂,象徵台灣社會的多元與共融。
為了讓民眾深入體驗異國文化,活動現場也準備了地道的印尼美食和飲品,讓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印尼文化的獨特魅力。
南高雄家扶中心扶幼主委莊月珠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印尼新住民朋友感受到節慶的溫暖與歸屬感,也讓台灣在地居民有機會理解不同文化的價值與故事,共同打造一個包容、尊重、多元並存的社區。」她進一步指出,文化的交流不只是一次活動,而是建立彼此信任與情感的過程,這是促進社區永續發展的基礎。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在地居民的積極參與與支持。旗津社區的居民不僅熱情到場,更主動協助活動籌備與現場引導,展現社區凝聚力與共好精神。透過南高雄家扶中心的串聯與在地網絡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一場不分你我、族群共榮的文化饗宴。
活動尾聲,主辦單位安排自由交流時段,邀請現場民眾一同分享彼此文化背景與在台生活經驗,許多居民表示這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印尼文化,也有新住民家庭感動地表示:「今天就像回到家一樣,謝謝大家的接納與關懷。」
「2025旗印有尼 文化共好日」不只是一次文化活動,更是社區興力的展現。透過文化作為橋樑,讓不同背景的居民走近彼此,建立理解與友誼。未來,南高雄家扶中心也將持續推動多元文化融合與社區參與,攜手打造一個彼此尊重、互助共榮的生活空間,也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提供場地支持,讓活動得以順利舉辦並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