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物流低碳行動 營業車達50輛即納入碳盤查

圖說:攜手在地特種車輛製造業者,導入全國首輛純電動垃圾車。( 圖/環保局提供)
【大成報記者袁慧心/桃園報導】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目標,桃園市環保局今(2025)年正式啟動「桃園市推動運具低碳化計畫」,聚焦交通部門推動碳排減量。桃園市成為全國首創針對營業車輛數達50輛以上之汽車運輸業者,擴大辦理溫室氣體盤查與登錄的地方政府,展現市府對低碳轉型的堅定決心與實際行動力。
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為積極因應國家淨零政策並強化地方自主治理,桃園市《推動淨零城市自治條例》已獲中央核定,並明確納入對一定規模碳排放事業單位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的規定。相較於環境部今(2025)年3月公告的《事業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針對營業車輛數達200輛以上者進行納管,桃園市則主動將納管門檻下修至50輛,業者初估約有9家,管制車輛約有2,157輛,展現地方政府自我要求、積極減碳的政策高度,並透過具體行動引導在地運輸業者提前啟動低碳轉型,超前部署有效銜接中央政策與地方實務落實,打造桃園成為具示範性之淨零城市。
圖說:桃園市成為全國首創針對營業車輛數達50輛以上之汽車運輸業者,擴大辦理溫室氣體盤查與登錄的地方政府。( 圖/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已針對桃園市境內汽車運輸業者辦理盤點與分級輔導規劃,並辦理2場「低碳運具與產業轉型交流會」,廣邀在地業者及國內外電動車車商共同參與。透過交流,協助業者掌握各類低碳車型與營運應用,提前進行車隊汰換效益評估,並提供碳盤查輔導服務,包括排放源鑑別、排放量計算、排放量清冊製作及盤查報告書撰寫等實務內容。
環保局進一步指出,除了針對營業車輛納管外,桃園市也積極推動各類公務車輛及在地車隊電動化,預計2030年前達成包含市區公車100%全面電動化(汰換共計660輛公車)、公務小客車50%低碳化(油電及純電車輛183輛)、柴油大貨車汰換100輛為電動貨車以及柴油小貨車2030年前達到5%電動化之目標。清潔車輛方面,攜手在地特種車輛製造業者,導入全國首輛純電動垃圾車,並在今年2025「大溪大禧」文化盛事期間上路試行,進行實地垃圾收運驗證。為加速汰換進程,自2026年起將全面停止採購3.5噸柴油車,並規劃2025至2035年間每年增購2輛3.5噸全電貨車,合計汰換20輛;同時預計於2030年前汰換50輛低碳垃圾車及50輛低污染資源回收車,持續擴大低碳車輛使用規模。
環保局強調,推動車輛碳排治理與低碳化轉型,不僅是環保政策的重要一環,更是桃園邁向淨零永續的重要關鍵。未來將持續透過法規引導、技術輔導與政策資源支持,攜手在地運輸產業共同落實減碳行動,積極與中央政策接軌,打造具韌性、低碳與永續發展的桃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