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峰谷山區防災整備啟動 永菖企業協力備糧應變 展現社區韌性

圖 峰谷里長黃錦昌及時代力量中部執行長 鄒明諺 商討如何安頓長者 記者王偉翻攝
圖 峰谷里長黃錦昌及時代力量中部執行長 鄒明諺 商討如何安頓長者 記者王偉翻攝

【News586/記者王偉報導】台中市霧峰區峰谷里受西南氣流影響,近期連日暴雨導致山區多處出現土石滑落情形,地表含水量升高,土石流風險攀升。由於地勢陡峭,峰谷里長期列管為土石流潛勢區域,7月31日下午,農村水保署正式針對當地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紅色警戒,地方迅速啟動災防機制,完成30位山區居民的緊急撤離,安置於峰谷里活動中心。

面對突發狀況,地方社區展現出良好的防災應變能力。峰谷里辦公室與在地志工迅速動員,整備避難空間並協助安置作業,確保高齡與行動不便住戶的基本生活安全。在此關鍵時刻,深耕地方多年的永菖有限公司主動投入支援行列,調度可保存糧食、簡易即食餐與日常用品,協助活動中心備糧補給,為社區穩定應變機制增添實質後援。

永菖公司表示,霧峰是企業立足之地,當地居民的安全與生活始終是企業關注焦點。「在災害發生前提供支援,是企業責任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這不只是一次物資捐贈,更是與社區共同建立信賴與互助的行動基礎。」

圖 次日活動中心烹煮食材畫面 記者王偉翻攝
圖 次日活動中心烹煮食材畫面 記者王偉翻攝

活動中心內部也傳來溫馨回應。不少長者表示,在天氣惡劣、交通中斷之際,能夠在安全的空間吃上一口熱飯、喝到溫熱湯水,是「心頭最安定的一件事」。一位受安置的阿嬤感慨說:「山上下這麼大雨,沒想到活動中心還有人準備好吃的,真是放心又感動。」

此次事件突顯出防災整備的多元力量。除了政府部門預警與調度外,企業參與、社區自主應變、基層志工協力,構成一套更具韌性的地方防災網絡。峰谷里長指出,面對氣候極端化帶來的挑戰,社區已逐步建立整備標準作業流程,而企業的即時投入,更讓整體應變更具靈活性與效率。

中央氣象局預估,西南氣流所帶來的強降雨將持續至8月5日,期間仍應嚴防二次災害與地表滯後性滑動。氣象單位與水保署建議,民眾應避免前往山區活動,並於家中準備至少三日份糧食、飲水、基本藥品與通訊裝備,以因應災情變化可能造成的交通中斷與緊急疏散。

此次峰谷里的因應案例,為台灣山區社區提供一個實用參考:防災不僅仰賴政府通報,更需社區動員、企業參與與居民自主行動,唯有建立日常整備意識與彼此支援的信任網絡,才能面對未來更頻繁的極端氣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