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攜手陽光基金會 響應世界抗頭頸癌日 創意合推臉部平權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臉改變,心不變!奇美醫攜手陽光基金會響應世界抗頭頸癌日,為每張臉發聲!為響應每年7月27日「世界抗頭頸癌日」,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於114年7月25日舉辦「世界抗頭頸癌日×臉部平權」活動,由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領軍,攜手醫療團隊、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及病友代表共同出席,號召社會尊重每張因疾病而改變的臉孔,傳遞「每張臉都值得被看見」平權理念。
活動中特別邀請病友現身分享他們面對癌症、外貌改變及心理調適歷程;這份勇敢走出黑暗、迎向陽光的力量,不僅能激勵更多病人在困境中找到希望,也能重燃信心,共同倡導臉部平權、提升頭頸癌認識。
腫塊忽視多年驚見口腔癌,現身分享抗癌歷程為其他病友打氣
49歲蔡先生分享說,6、7年前左臉頰突長出腫塊,一開始並不以為意,直到腫塊影響外觀,才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門診就診;門診時醫師發現腫塊已侵犯到皮膚,切片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醫師立即幫蔡先生安排手術及同步電、化療;術後顏面改變一度讓他害怕外界異樣眼光,曾經以為會一直身處於黑暗的夜晚,但在奇美醫院醫療團隊與陽光基金一路陪伴下,他走過最艱難時刻,重見陽光,迎向新生;如今蔡先生勇敢站出來分享自身故事,希望能給正面對相同挑戰病友帶來力量。
抽菸喝酒嚼檳榔,口腔癌風險飆升123倍
奇美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馮盈勳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2022年統計,口腔癌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4名,當年新增8,316例,死亡3,093人,位居男性癌症死因第6名;8成病人與檳榔有關,若合併吸菸飲酒,罹癌風險高達123倍;頭頸癌(尤以口腔癌為主)病人常因治療造成外觀改變,對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奇美醫院提供全人照護,從診斷、治療、復健、心理支持到社會重建,致力幫助病人在歷經病痛後,仍能自信地重返社會。
太空梭出發!奇美醫以創意破除外貌歧視,推動臉部平權!
奇美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馮盈勳表示,本次活動設計以「太空梭」為意象,象徵打破物理與社會邊界,正如臉部平權挑戰外貌歧視、顛覆社會對「美」的單一想像;每一顆星星都值得被看見,地球上每一張臉也都應獲得尊重與理解,傳遞「每張臉都值得被看見」理念:
(1)醫病拼圖:病友與醫師共拼「彩色未來」,象徵團隊合作與支持力量。
(2)打破標籤氣球:醫師戴拳擊手套擊破印有「歧視」字眼的氣球,呼籲去除偏見。
(3)拍照打卡與溫馨留言板:邀請民眾參與,傳遞祝福及支持。
臉部平權ON,歧視標籤OUT!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表示,頭頸癌病友在經歷手術、化療後,常面臨顏面改變與心理壓力;臉部平權主張尊重每一張因疾病、意外或遺傳而改變臉孔,奇美醫院期盼透過此活動,讓病友自在融入社會、不再畏懼他人目光,並持續推動友善平權醫療文化,讓這樣理念在臺灣社會深耕茁壯。(于郁金攝)
(以下奇美醫院提供照片)